全市不動產登記“跑”出新速度
“二手房交易登記一會兒就辦完了!幾乎是立等可取。”昨天,北京市規自委在通州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舉辦以“走近不動產·服務零距離”為主題的“政府開放日”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申請個人存量商品房交易登記的市民王女士,從進門到辦完手續,全程不到一個小時,這樣的效率收獲了王女士的點贊。
工作人員為前來辦事的市民指引具體辦理窗口
郭巍是通州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受理一組組長,在登記中心窗口工作已有17年。“幾年前,市民買房要跑好幾個部門,同樣的材料要提交好幾遍。”回憶起改革前的不動產登記,郭巍感觸頗深。曾經,不動產交易過戶要經多部門串聯審批。“以二手房轉移登記為例,以前辦事人簽合同得找住建委,交稅得跑稅務,登記得來不動產登記中心,每個部門都需要單獨審核材料并留檔。”
如今,市民辦理不動產交易過戶登記,無需多個窗口來回跑,反復排隊。“我就領了一個號,在一個窗口一站辦齊了我今天要辦的業務。”王女士說。
相比早年間公眾對辦事大廳廣播叫號聲不絕于耳的印象,如今的辦事大廳雖然忙碌,但格外安靜。環境音量降低的背后,是無聲叫號和分類取號的服務提升。“您好!請問您要辦理什么業務?我這邊輸入您的手機號幫您取號。”記者發現,市民進門后,就有工作人員主動上前引導,并按業務類型分類取號,通過手機提醒叫號和指引具體辦理窗口。
郭巍介紹,過去每天上班一開門,市民總是來問要先辦什么,先去哪兒,擔心當天是否排隊的人太多,按照業務分類取號后,現場辦理效率明顯提升,市民也能少跑腿。工作人員還向市民承諾:“如今,只要您進了門,無論多晚,我們肯定讓您辦完再離開。”
一圖讀懂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網上辦理業務、一圖讀懂個人存量商品房交易登記全程網辦……在通州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大廳,多個易拉寶一字排開,工作人員積極分發宣傳冊,向市民清晰展示具體業務的申請方式、辦理流程、注意事項和互聯網上傳材料清單等。
七年來,北京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改革歷經七次迭代,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市規自委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處處長王宏娟介紹,通過打造“一窗、一次、一日”辦理體系,不動產登記效率進一步提速,當日辦結率達90%,線下綜合窗口服務進一步提質。不動產登記已實現“早晚彈性辦、中午不間斷、周六不休息”,不僅開辟了綠色通道,還在全市設置跨省通辦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動產登記全部業務可“一網通辦”,即線上申請、線上預審、現場核驗,提高了現場辦理效率。2023年,新建商品房、政策性住房轉移登記,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也實現“全程網辦”。截至目前,17類高頻業務可“全程網辦”,實現申請人“一次不用跑”“全程不見面”。此外,北京已實現預告登記、登記資料查詢、抵押登記等5大類16項高頻業務“跨省通辦”,并試點推進“全市通辦”。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市規自委推出“交房即交證”“交地即交證”服務,實現一手房交付、土地交付和不動產登記一站式辦理。不動產查詢方式也有所創新,提供“以圖查房”檢索,海淀區已實現部分樓幢三維可視化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