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祭祀親人,寄托哀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但焚燒紙錢不慎,引發火災,可能會身陷囹圄,或者承擔巨額民事賠償責任。近日,河南省社旗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因上墳燒紙引發火災導致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法院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因本次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評估費共計7.32萬元。
2022年6月,張某到其母親墳墓祭奠,點燃祭紙時,不慎引燃周圍的麥茬、秸稈,因風大且天氣干燥,張某無法及時撲滅火焰,火勢迅速蔓延至社旗某公司種植的獼猴桃果園,引燃果樹及周圍附屬物,燒毀燒損獼猴桃樹等財物,過火面積約4000平方米。雙方就賠償問題協商未果,遂訴至社旗法院。
法院審理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條規定:“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該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被告張某上墳祭拜過程中焚燒紙錢,墳墓周圍系剛剛收割過的麥田,所留麥茬、秸稈容易著火,其應當預見自己的焚燒行為可能發生火災,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焚燒紙錢行為引燃周圍可燃物并引發火災,致使原告種植經營的獼猴桃果樹及果園相關配套附屬物受損,被告張某對本案火災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對由此給原告造成的財產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第三方鑒定機構出具的評估咨詢意見書,社旗法院對原告因本次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認定共計6.52萬元,應當由被告張某予以賠償。社旗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張某限期內賠償原告社旗某公司因本次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及鑒定費共計7.32萬元。
法官提醒
祭祀先人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近年來隨著健康環保理念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文明祭祀、綠色祭祀也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然而仍有部分地方保留著燒紙錢、放鞭炮的習慣,殊不知,這些傳統的祭掃方式往往隱藏著極大的火災隱患,稍有不慎極易引發火災,不僅會使公私財產遭受損失面臨賠償,嚴重者還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在此提醒廣大群眾,要樹立文明祭掃新風尚,拋棄舊有陋習,努力做文明、環保、安全、節儉祭祀的踐行者、推動者和傳播者。(供稿:焦典范)
凡本網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茶葉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茶葉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