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7個植樹節,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24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24年全國完成營造林444.6萬公頃、種草改良322.4萬公頃、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萬公頃,我國森林覆蓋率超25%,森林蓄積量超200億立方米。
3月12日,國家林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宋崢 攝
張利明說,2024年,出臺《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意見》,聚焦打好三大標志性戰役,強化聯防聯治。全年安排中央資金320億元,完成治理面積超380萬公頃。中央企業積極參與工程建設,水利部門向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區補充林草生態用水2億多立方米。東部殲滅戰區綠進沙退勢頭明顯加快,中部攻堅戰區聯防聯治格局基本形成,西部阻擊戰區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綠色防護帶初步形成。
《公報》顯示,組織實施176個“雙重”工程項目、10個國土綠化示范項目,持續推進“十四五”27個“山水”工程項目、49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4萬平方公里。森林可持續經營實施面積擴大到66.7萬公頃以上。全國林草碳匯試點市(縣)和國有林場碳匯試點實施面積達6.8萬公頃。
張利明表示,2025年,國土綠化工作將堅持“三綠”并舉、“四庫”聯動、量質同升,不斷推動國土綠化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國家林草局將更加注重統籌產業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木本糧油,林藥、林菌等林下經濟,發揮國土綠化多種效益。進一步優化喬灌草植被配置,科學開展退化草原修復。”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副司長劉麗莉說,同時,謀劃實施“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繼續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使“碼上盡責”“云端植樹”更為便捷。
劉麗莉表示,為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綠化成果,要嚴厲打擊毀林毀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自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以來,北京已有超過1.1億人次通過各種形式履行義務,植樹2.2億株。從開展義務植樹前的1980年到2024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12.83%提高到44.95%。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沙海江表示,目前,北京正著力打造花園城市,進一步拓寬義務植樹參與方式,新版盡責形式拓展為8大類47種,新增了“花園場景營建類”9種盡責形式。比如,對應花園城市“綠化彩化立體化”的要求,市民在自家庭院、屋頂、墻體等因地制宜進行綠化3平方米,即可折算義務植樹3株。再比如,開展“庭院一棵樹”建設和對陽臺綠化1平方米,也可以折算義務植樹3株,方便市民“不出家門盡義務、方寸之間添新綠”。
2024年,內蒙古完成工程建設任務2442萬畝,防沙治沙任務1954萬畝。創新以路治沙模式,在全區推廣赤峰市翁牛特旗探索出的“以路治沙”模式,即建設連接鄉鎮所在地的穿沙公路,用草方格把路兩側的流沙鎖住,既修路又治沙,建設穿沙公路510公里,帶動治沙95萬畝。聯合三峽集團治沙9.3萬畝,打造央地合作示范樣板。
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陳永泉表示,2025年,內蒙古將繼續推動三北工程攻堅戰,計劃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000萬畝以上。大力推動以路治沙、以工代賑擴面增效,帶動更多農牧民參與工程建設,發放勞務報酬10億元以上。深入推進防沙治沙工程機械化,機械治沙覆蓋率達到50%以上。圍繞黃河“幾字彎”沿岸防沙治沙林草帶全線貫通、庫布其沙漠“四道防線”建設、巴丹吉林和騰格里沙漠之間鎖邊林草帶“合龍”等,在三大標志性戰役片區著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示范工程。
凡本網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茶葉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茶葉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