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桃花節人氣格外旺,平均每天接待客人400多人!”六藝齋民宿負責人弋龍輝一邊為客人斟茶,一邊說:“隨著春暖花開游人如潮,我們推出了限定春茶與當季特色菜肴,讓客人嘗鮮。”
據柳泉口村黨支部書記宮萬民介紹,柳泉桃花節已舉辦六屆,今年不僅聯合周邊村莊形成“十里桃花海”,還創新設置了“古風漢韻潮”“詩意打卡地”“文化大舞臺”“美食山野趣”等板塊,“通過農文旅深度融合,讓游客賞桃花、品文化、感受鄉愁,讓村民增強發展信心。”
游客身穿漢服在桃花林中彈奏音樂。新華社發(陳強攝)
最是一年春好處,文旅升級正當時。美團旅行數據顯示,3月以來“賞花踏青”搜索量周環比增長超167%,涌現出“單軌列車穿花海”“低空飛行賞花”“DIY明前龍井”等新玩法。
在大雁塔腳下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櫻花樹下的“春日裙幄宴”還原唐人雅集盛景,游客身著漢服品茶對詩,仿若穿越千年;夜間沉浸式實景游戲《大唐永不眠》推出“花神謎案”特別版,游客手持花燈破解謎題,解鎖隱藏劇情;AI換臉相機實時生成專屬“花神形象”,吸引年輕人爭相打卡。據統計,入春以來,該街區打造“日游花境”與“夜探謎局”的全時段消費場景,日均吸引游客約6000人次。
游客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打卡拍照。新華社發
“如今的春日旅游,超越了單純的賞花拍照,向著更豐富的休閑體驗升級。‘春日經濟’的吸引力在于自然景觀與多元消費業態深度融合。”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梁學成說,“四時之景不同,樂亦無窮”, 自然景觀是吸引游客的“敲門磚”,要激活消費熱點,讓“春日經濟”的熱度延續到四季,還需不斷優化服務,通過與文化、科技、文創、場景等方面結合,創新產品供給,延長文旅產業鏈。
凡本網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茶葉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茶葉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