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俐劇作選》作品研討推介會舉行
2025-03-25 13:49:2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 |
2025-03-25 13:49:2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 |
研討推介會以“藝術與生命的深情對話”為主題,聚集了戲劇界、文學界數十位專家學者,圍繞三卷本《馮俐劇作選》,共同探討了馮俐近四十年創作生涯的藝術成就與精神內核。研討會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陳涌泉主持。
《馮俐劇作選》。出版方供圖
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三卷本《馮俐劇作選》,收錄了作者1990年至2023年三十余年間完成的六十七個劇本,幾乎涉獵到戲劇的各種樣式:話劇、音樂劇、歌舞劇、舞劇、詩劇、廣播劇、小品、電視短劇、電影,有現實題材、歷史題材、幻想題材,有正劇、悲劇、喜劇……其中90%以上是演出、播出和發表過的作品,亦不乏讀者(觀眾)非常熟悉的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在當日致辭中盛贊馮俐“橫跨多種文學體裁,是當代劇作家中的多面手”,稱其作品“滿盤珠玉皆七彩,經得起讀、演、唱、跳,是文學性與戲劇性的完美融合”。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顏慧則形容馮俐的創作“在題材與體裁間自由穿梭,推陳出新,為中國當代戲劇藝術的創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譚霈生以“劇作家的任務是寫出人物內心最深層的動機”為核心,從馮俐早期作品《人跟人不一樣》說起,剖析作品的創作哲學。他特別提到《山羊不吃天堂草》中少年明子的成長歷程,稱其“以個性為基礎,揭示生命價值的底線,是中國兒童劇的重要突破”。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院長歐陽逸冰表示,“馮俐的劇作選是時代的書記官。”他尤其推崇獨角戲《木又寸》,認為其“宣告太陽底下所有生命都有權成長,是兒童劇史上從未有過的立意”。
《北京文學》原社長章德寧和工人出版社原編輯岳建一作為馮俐40年文學之路的見證人,回憶了她從一位年輕作家成長為一位杰出的劇作家的歷程。章德寧認為,馮俐的作品的突出特點是始終貫穿著不回避黑暗,但信仰光明的現實主義精神。岳建一則從馮俐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出發,認為她的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一種對社會、對人性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