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余件鄂爾多斯青銅器亮相山東 展“馬背上的游牧文化”
2025-04-03 18:04:1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 |
2025-04-03 18:04:1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 |
4月2日,在山東博物館鄂爾多斯青銅文明展現場,觀眾欣賞匈奴鷹頂金冠。中新社記者 趙曉 攝
當天,“長河共飲 草原吉金——鄂爾多斯青銅文明展”在山東濟南開展。350余件(組)商周至漢代的鄂爾多斯青銅文物亮相,呈現“馬背上的游牧文化”。
記者在展廳內看到,眾多青銅制品以動物形象為裝飾題材,猛虎、野狼、駿馬、鷹隼等姿態奔放、形象生動,體現游牧民族對生命力的崇拜。
“鄂爾多斯青銅器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幾乎對所有草原動物都進行過深入刻畫。”鄂爾多斯市博物院院長竇志斌受訪時介紹,鄂爾多斯青銅器上的絕大多數動物圖案源自北方游牧生態,少量鳳鳥、龍紋等受中原禮制文化影響。這些器物不僅是生產生活工具,更是藝術品。
竇志斌稱,鄂爾多斯自古是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地區,這在許多青銅文物上也有體現,“如鳳鳥造型的刀劍及配飾體現了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
山東博物館館長劉延常表示,鄂爾多斯是中國北方游牧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在鄂爾多斯青銅器上,可以發現內蒙古東部地區、中原地區乃至歐亞草原地區的文化因素。“山東與鄂爾多斯同受黃河滋養,文脈相連。以黃河為紐帶,齊魯文化和草原文化交流碰撞,揭示中華文明多元共生的深層內涵。”
本次展覽由山東博物館與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聯合主辦,展期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