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倫理型領導?
倫理型領導是指具有某些倫理特質的領導者,在組織中設置倫理規范和愿景,通過雙向溝通和示范使其內化于員工,進而影響員工的倫理行為和組織決策,以有效達成組織的目標。
倫理型領導與其他類型領導的比較體現在哪里?
1.倫理型領導與誠信領導
誠信領導(authentic leadership)是指一種把領導者的積極心理和組織情景結合起來發揮作用的過程。誠信領導者對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行為以及所處的工作情境具有深刻的認識,他們自信、樂觀、充滿希望、富有韌,具有高尚的品德。誠信領導者最大的特點是他們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識,他們通過與自身價值觀、信念、以及道德觀相一致的行為方式贏得下屬的信任并表達組織的價值規范。而倫理型領導者除了自身的角色榜樣作用外,還通過組織的倫理規范、組織溝通、獎懲制度去影響員工的倫理表現。盡管如此,誠信領導對領導者的積極心理能力,尤其是對道德品質的關注,這一點和倫理型領導對領導者倫理特質的強調是不謀而合的,在某種程度上,兩種領導理論達成共識。
2.倫理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
變革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通過讓員工意識到所承擔任務的重要意義,激發其高層次需要,建立互相信任的氛圍,促使下屬為了組織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并達到超乎預期的結果(Bass,1995)。其后,Bass 還進一步確定了變革型領導的結構,即領導魅力、感召力、智能激發和個化關懷。國內的研究也發現了變革型領導的四維結構:德行垂范、領導魅力、愿景激勵與個化關懷。其中,領導魅力或德行垂范和倫理型領導強調領導者倫理特質是一致的,均包含了領導者的奉獻、高尚品德、榜樣示范等特征。但是,變革型領導者更關注于組織愿景,通過個人魅力和感召力激發下屬的智能以達成目標;而倫理型領導者則基于倫理標準和道德管理,通過自身行為和組織溝通等方式減少下屬對倫理認知的模糊。
3.倫理型領導與領導
領導(spiritual leadership)包括價值觀、態度和行為,它們能夠從內心激發自我和他人,并通過感召力以接納員工使他們產生一種寄托感(Fry,2003)。領導往往發生在領導者能夠表現出正直、坦誠和謙恭等價值觀時,作為角色榜樣能夠讓員工值得依靠、信任和欽佩。Fry 等在2005 年研制了一個領導的測量工具,他們認為,領導包括三部分內容,即愿景、希望或信念、利他關懷。領導對正直、利他主義和關懷等領導風格的強調與倫理型領導相似,但領導的內容同倫理型領導也有區別。比如,領導強調組織的愿景目標,而倫理型領導則關注的是組織中的倫理標準或倫理愿景。此外,領導者往往被認為是為了上帝或人類而工作,他們的職責就是“感召”他人,而倫理型領導者則更像是實用主義者,他們通過獎懲這種類似于交易的領導風格影響下屬的倫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