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伊始,全國多地擴投資火熱開局,一批批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建設提速,沖刺“開門紅”。從透露的新一年投資計劃來看,傳統基建項目繼續挑大梁,新基建項目加快布局,產業項目中先進制造、綠色低碳等相關領域成為熱點。業內人士預計,在多方政策加力支持下,一季度投資將保持較高速增長。
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資料圖)
深圳科技館(新館)項目建設現場,鋼筋綁扎、焊工焊接等施工作業有條不紊。中建二局的30余名管理人員與近百名工人在大年初四就回到工作崗位,打響了開春“第一仗”。
目前,該項目主體鋼結構已封頂,正全面推進機電安裝、二次結構施工,建成后將成為深圳科普教育、科教創新的文化交流核心平臺。
春節復工以來,全國多地紛紛發出開工“動員令”,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成為新年關鍵詞,一批批重大項目加速起跑。
1月28日,河南省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啟動,3325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總投資超過3.1萬億元。其中,“開工一批”項目1271個,總投資1.6萬億元,年度目標6896億元。
同一天,陜西省啟動2023年一季度開工省市重點項目795個,總投資5646億元,同比增長26.3%;年度投資2285億元,同比增長21.6%。
1月29日,廣東多地紛紛推動重大項目簽約開工。例如,廣州一季度共開工、簽約項目460多個,總投資超6800億元;深圳今年首批開工的26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3295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表示,當前全國多地積極搶抓重大項目建設,基建投資仍將是2023年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
新老基建齊抓并進
開工號角吹響,新一年各地投資計劃也浮出水面。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安徽、寧夏、河南、內蒙古、遼寧、甘肅、湖北、海南等省份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錨定兩位數。浙江、廣東、江西等多地年度投資額超萬億元。
交通等傳統基建項目將繼續挑大梁。2023年,廣東鐵路項目爭取完成投資1200億元,同比增長15%,達到全國鐵路投資的1/6;機場項目爭取完成投資119億元,同比增長53%。甘肅將加快建設蘭州北繞城高速,推進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嘉峪關機場改擴建工程。
與此同時,各地新基建加緊布局。湖北提出,加快推進“東數西算”中部樞紐節點、中金武漢數谷等25個重大項目,新建5G宏基站2萬個以上。北京計劃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邊緣計算體系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增5G基站1萬個以上。
“多地密集上馬新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選項。”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戰略規劃處處長胡擁軍說,新基建一頭連著當前的關鍵性投資,一頭連著未來的高質量供給,是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更是2023年加快提振市場投資預期的必然要求。
先進制造、綠色低碳等相關產業領域也成為熱點。例如,今年陜西開工的重點項目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占比超過20%。遼寧大連今年謀劃儲備推進的重大項目中,綠色石化和精細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產業項目數量占比達到52%,同比增長40.2%。
多方政策支持加碼
重大項目加速起跑的同時,各項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日前表示,2023年將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資金,強化要素保障。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從國家層面,春節前后將集中下達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特別是將顯著加大對中西部偏遠地區信息網絡建設投入,著力補齊短板弱項。”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說。
近期多地也密集出臺各項舉措,在促進有效投資等方面發力。例如,安徽提出,用好回收資金擴大有效投資,加大對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兩新一重”和民生補短板領域投入力度。上海明確,用好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專項債券、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基礎設施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擴大投資政策和工具,加快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做好重點項目儲備和申報工作。
“2023年基建投資還會保持高于常態水平的較快增長。”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2023年專項債提前下達時間前移,2022年底強調要對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抓好填平補齊,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條件的不得停工等,均表明2023年一季度基建投資會繼續保持較強力度,增速有望保持兩位數。
范若瀅也預計,第一季度投資將保持較高速增長。她分析稱,當前各地重大項目儲備較為充足,項目建設增長空間較大。同時,今年專項債有望延續靠前發力的節奏,通過綜合運用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方式,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方面有望得到比較強有力的支持。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地方擴投資火熱開局 重大項目加速起跑2023-01-31
- 假證制售“線下轉線上” 亟待進一步打擊懲2023-01-31
- 世衛稱新冠疫情仍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今年2023-01-31
- 快遞企業末端服務轉型迫在眉睫|關注2023-01-31
- 廣州產投集團提升資本運營效率 高質量服務2023-01-31
- 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進低碳發展 2023-01-31
- “天價”事件敲響規范服務警鐘_速看2023-01-31
- 政策暖流推動樓市復蘇2023-01-31
- 春節假期后首周 17只新基金“連發” 每日2023-01-31
- 感受冰上運動魅力-當前視訊2023-01-31
- 天天通訊!多彩活動迎元宵2023-01-31
- 春耕生產-全球快資訊2023-01-31
- 山東榮成春季海上漁業生產正式拉開序幕2023-01-31
- 每日頭條!加大改革力度,推進中高職一體化2023-01-31
- 美年健康“數智賦能”內生式增長,為陽康后2023-01-31
- 永輝超市因食安問題被罰,2022年預虧27億,2023-01-30
- 點贊正能量|環球焦點2023-01-30
- 澳媒:中國游客回歸令澳旅游業激動不已_精2023-01-30
- 當前簡訊:自食其果!專家:美國為貿易保護2023-01-30
- 今亮點!外交部:美國應正視國內警察暴力執2023-01-30
- 中國三大航企預計2022年合計虧損逾1000億元2023-01-30
- 環球最新:寶能系大股東之位被奪,“醬油老2023-01-30
- 美元“跌倒” 科技股能否“吃飽”?|天天2023-01-30
- 全球微頭條丨新城控股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2023-01-30
- 華僑城: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80億-12023-01-30
- 北交所發布政府債券交易業務規則-環球百事2023-01-30
- 環球新動態:從“巨輪出海”看我國造船業提2023-01-30
- 北京所有核酸檢測結果均可自動生成中英文報2023-01-30
- 經營性大幅減虧,蘇寧易購2023年沖擊盈利能2023-01-30
- 全球熱訊:“兔燈”點亮千年古村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