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4日電 題:“因地因苗施策搭好夏糧豐收的‘架子’”——產糧大縣齊河麥田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念、賈云鵬
農歷正月十三,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天氣放晴,焦廟鎮周莊村連片的小麥地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之中。齊力新農業服務公司種植主管李建國一大早來到麥田里,與他同行的是縣農技站站長、農技推廣研究員張平。
(相關資料圖)
細心察看了麥苗長勢,張平對李建國說:“麥苗有凍害,但不算嚴重,土壤墑情也好,不用擔心。像這樣的地塊,只要提早進行春管,土壤解凍后及時劃鋤和追肥,不會影響收成。”
前一段的寒潮天氣造成周莊村麥苗凍害,村民們難免擔心,農業技術人員現場調研,給出了積極的判斷,讓大家心里對今年夏糧豐收有了底。張平說,縣里的不少農技人員最近奔走在田間地頭,了解小麥長勢情況,目前全縣小麥一、二類苗占比達到95%,苗情與常年基本持平。縣里制定的《2023年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已于2月1日下發到各鄉鎮,及時指導農技人員和村民進行田間管理。
記者行走在齊河縣20萬畝糧食綠色優質高產高效(噸半糧)核心區,放眼望去,看到高標準農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的美麗景象,剛剛露出土地的麥苗正在冬眠中積蓄力量。
齊力新農業服務公司為合作社和農戶提供從種到收的全程社會化服務,李建國在公司上班,同時也是附近靛池村的種糧大戶。他告訴記者,去年家里種的200畝地實現了豐收,種糧純收入超過40萬元,被評選為當年德州市級“糧王”。
2021年秋,產糧大市德州啟動“噸半糧”示范區建設,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噸半糧’就是一年兩季糧食畝產達到一噸半,也就是3000斤。”李建國解釋道。
李建國家的200畝地被納入“噸半糧”示范區。他說,如今種糧食已不僅僅是農民自己的事情,每一片麥田都由一名黨政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技術人員幫包,技術、農資、防災等都不用發愁,這讓種田省心又省力,還能掙大錢。
為推動糧食穩產增產,德州按照糧食生產黨政同責的要求,建立起四級“書記抓糧”機制,村抓樣板田、鎮抓示范方、縣抓高產片、市抓核心區,各級黨委書記都有明確的責任,形成黨政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春節才過十幾天,焦廟鎮黨委書記孫旭東已經往小麥地里跑了四五趟。孫旭東說,今年冬季的寒潮天氣較去年嚴重,必須盯著苗情,提前謀劃立春后的田間管理,劃鋤和澆水、追肥要及時。引導動員農戶把各項增產措施落實到位,夏糧豐收才有保證。
離焦廟鎮不遠的劉橋鎮西楊村也位于示范區內,3300多畝麥田已實現“噸半糧”目標。村黨支部領辦的年豐糧食種植合作社對村里土地全部托管,統一進行供種、深翻、“一噴三防”、配方施肥等,關鍵農技到位率達到100%,既減肥減藥又實現增產,農戶每畝地每年能增收近300元。“托管服務更加標準化,而且能精準把握農時,從種到收再到賣,各個環節都在節本增效。”西楊村黨支部書記李化莊說。
按照市里的統一部署,當地還推動技術進村入戶,為每塊麥田配備農技專家,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提升、耕地地力提升、現代種業提升、增產技術模式集成推廣、現代農機裝備提升、科技服務網絡提升六大工程,促進良種、良田、良法、良技、良機、良網深度融合,實現科技增糧。
齊,《說文解字》釋為“禾麥吐穗,上平也”,意思是“禾麥吐穗整齊一致的樣子”。齊河縣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是全國超級產糧大縣,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227萬畝左右,去年糧食產量達到28.75億斤,今年小麥播種面積為115萬畝。
為確保夏糧豐收,干部群眾緊緊盯著麥田,各項打基礎的工作有條不紊。齊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永太說,當地農藥、化肥儲備充足,根據需求隨時供應,滿足春季生產需要。“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搞好精準分類管理,因地因苗施策,搭好夏糧豐收的‘架子’。”張永太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新春走基層丨“因地因苗施策搭好夏糧豐收的2023-02-04
- 香蕉、蜂蜜不通便!平時多吃這3種“天然瀉2023-02-04
- 經常抽筋就是缺鈣?錯,也可能跟血管病變有2023-02-04
- 研究發現:膽固醇高患癌癥更低?這是什么說2023-02-04
- 全球消息!白米飯是“垃圾飲食之王”,糖尿2023-02-04
- 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一周年紀錄片|冰雪再相2023-02-04
- “該開放的趕快開放”——臺灣各界呼吁民進2023-02-04
- 新春走基層丨“霞陽村”里“夕陽紅”2023-02-04
- 800余年胡集書會煥發新活力2023-02-04
- 天天熱文:2-1!成功復仇東道主,張藝曼新2023-02-04
- 世界快訊:搶單、出貨,外貿企業忙得歡(向2023-02-04
- 焦點熱議:智慧巡檢 守護安全(新春走基層)2023-02-04
- 新春走基層丨“踩著高蹺出國門”——百年高2023-02-04
- 新春走基層|博士進村 項目扎根——三亞打2023-02-04
- 新華全媒+·新春走基層 | 光影寄鄉愁——2023-02-04
- 環球熱點評!各地重大項目建設緊鑼密鼓推進2023-02-04
- 各地“點對點”返崗復工搶開局 世界微速訊2023-02-04
- 速遞!春忙丨廣東:返崗開工忙!他們有了新2023-02-04
- 主播說聯播丨吃元宵、看花燈,還有一個保留2023-02-04
- 云南峨山縣發生3.2級地震|當前獨家2023-02-04
- 【世界獨家】在項目上的3年,他見證了比肩2023-02-04
- 海纜三杰的問題2023-02-04
- 熱“雪”再燃,重溫冰雪上的速度與激情_快2023-02-04
- 福建屏南“三駕馬車”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2023-02-04
- 廣西出臺若干措施支持國際航空客貨運發展2023-02-04
- 自體脂肪隆鼻多少錢一次圖_自體脂肪隆鼻多2023-02-04
- 全球通訊!北方雨雪稀少氣溫回升 南方陰雨2023-02-04
- 【世界播資訊】孫月2023-02-04
-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金融科技2023-02-04
- 百事通!【開好局 起好步】山東:加速產業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