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高達23.2%,并且逐漸趨于年輕化,而其知曉率卻不及50%。雖然目前對高血壓的科學研究越來越深入,但其所致的死亡案例卻在逐年攀升。這篇文章,原標題是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High Blood Pressure,作者Robert Roy Britt在文中介紹了有關高血壓的基本知識,以及相關防治措施和生活習慣,希望對你有用。
高血壓病,通常又被稱作“沉默殺手”,因為首次患上高血壓就可能會引起比較嚴重的癥狀,比如心臟病或者中風等等。
有意思的是,目前關于高血壓的科學研究,一直保持著日新月異的發現。然而在美國,因高血壓引起相關疾病而死亡的案例數量近年來一直在攀升。
根據美國醫學協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從1999年至2017年期間,美國境內因高血壓而死亡的案例數量增長了45%。而隨著整體人口數量增加及老齡化的加快,因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患有高血壓的病人極有可能引發這些疾病)而致死的案例數量也在不斷攀升。
整體而言,高血壓、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這四種所謂的心血管代謝疾病,是美國境內可預防性死亡案例中的主要風險因素。
在1999年至2011年期間,因診斷與治療技術的進步,因心血管代謝疾病而導致的死亡案例數量實際上是曾下降趨勢的。
然而,根據前述的那篇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卻稱,在飛速上漲的因高血壓致死的案例面前,這些技術則顯得黯然失色,目前的關注焦點應該更多地轉向預防為主。
“通過我們的發現,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在戰勝心血管代謝疾病領域,我們越來越沒有優勢了。”該項研究負責人、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Northwestern Medicine)助理教授、心臟病專家薩迪·亞汗(Sadiya Khan)說。
據亞汗教授稱,之所以出現高血壓,還是因為身體活動少、不良飲食以及肥胖流行病等多種因素造成的。而這些因素,因為我們日常的生活及工作習慣,它們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互相之間還能彼此影響,產生惡性循環。
重新定義“高血壓”
如果患有高血壓的話,身體中的血液會對血管內壁造成巨大壓力。通常,我們一般有兩種測試參考數據:
其一,收縮壓,即兩組測試參考數據中較高的數據。收縮壓是當人的心臟收縮時,從心室射入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這時血壓最大。當動脈血管硬化或者管徑變小后,就會造成血壓升高,而心臟也較難維持正常的運轉功能。
其二,舒張壓,即兩組測試參考數據中較低的數據。舒張壓是心臟舒張末期,血液暫時停止射入動脈時的最低血壓。同樣地,如果舒張壓讀數相對較高,也可能是因為動脈血管不通暢的原因。
2017年,美國心臟病學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更新并調低了高血壓的參考閥值:130/80。在這之前,只有超過了140/90的讀數才會被認定為高血壓的特征。因此,根據更新的參考標準數值,如果你的血壓測量數據超過了130/80,那你就屬于高血壓了。
而這一舉措,也是基于數百例研究及臨床實驗而確認更新的,它也產生了足夠大的影響,直接導致美國境內約50%的成年人都不得不更加關注高血壓健康。該參考標準讀數更新后,美國境內患有高血壓的成年人比例直接從32%驟增至46%。
此外,在思想觀念方面的發現也出現了重大的轉折。
按有關健康專家以前的說法,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增加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然而,根據美國醫學協會雜志最新的一項研究報告,通過對1252名從1948年到2005年期間每兩年都保持查血壓的研究對象其數據分析后,發現盡管研究對象的年齡都不可避免地增長了,但其血壓仍然保持在穩定水平,不過其中最大的測試讀數基本保持在120至125之間。
據布列根和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心血管內科醫生、前述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蘇珊·程(Susan Cheng)稱,在這個閥值區間,可能會出現一種所謂的“血管重塑(vascular remodeling)”。
據程介紹,動脈血管的舒縮狀況、管腔中的血流分布以及血液在管腔中的流動速度都會隨著機體代謝和需要不同而隨時發生改變,直到最終可能無法控制壓力的臨界點。在這個過程中,動脈血管管腔內壁會變得更加硬化,到某個點時,血壓就會不可避免地增加。
而根據這份研究報告所稱,這種血壓增加可能會非常快,很快就會達到甚至超過140/90。而對每個人而言,無論年齡大小,只要到達這個臨界點后,這種血壓增速實際上都是一樣的。
據程解釋稱,這種血壓增速的主要原因,還是眾所周知的幾大原因:不良飲食、缺少運動以及現代生活的種種壓力。她還補充道,在亞馬遜叢林中的部落里,由于部落群體在相比之下受前述幾大原因的影響甚小,部落人群即便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血壓也基本保持在較低并且穩定的水平。
此外,程還提到,“如果越早發現并解決血壓升高問題,那么高血壓問題更有可能得以醫治。”只不過,這種可能性目前還沒有通過科學研究正式確認。
收縮壓與舒張壓,兩者不可偏廢
健康養護專家一直告誡我們,更應該多關注自己的收縮壓。但到如今,你應該同時關注的是收縮壓和舒張壓這兩組數據。
在最近一項被視作是該領域規模最大科學研究中,研究人員參考了大約130萬人超過3600萬次的血壓測量讀數,此外還分析了他們隨著時間變化的身體健康情況。這項研究,也非常詳盡地發布在今年七月刊發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之中。
據研究人員稱,分析這些數據后,發現相對較高的血壓讀數,罹患心臟病或者中風的可能性更高。
美國凱撒健康計劃和醫療集團(Kaiser Permanente)的中風專科醫生及兼職研究員、前述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亞歷山大·弗林特(Alexander Flint),分享了研究結果中前述發現例證。
收縮壓稍微增加至136,罹患心臟病或中風的可能性就會增加1.9%。同樣地,舒張壓稍微增加至81,也會導致罹患心臟病或中風的可能性增加1.9%。而如果收縮壓增加至160、舒張壓增加至96,罹患心臟病或中風的可能性就會分別增加4.8%和3.6%。
這些風險比例可能看起來很小,但實際上它們是基于普通成年人口的數據而計算出來的。研究還發現,就老年人或者罹患高血壓又同時愛抽煙或者有糖尿病的人而言,“因高血壓而導致的風險則非常高。”
此外,也有其它研究發現,收縮壓每增加20讀數,或者舒張壓每增加10讀數,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而致死的風險可能性就會翻倍增大。
據弗林特稱,“無論是在診斷還是治療高血壓的過程中,收縮壓及舒張壓這兩組血壓測量數據,都值得同等關注。”
高血壓的各階段讀數。正常情況下,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不高于120/80。收縮壓在120-129范圍內屬升高情況。隨后,130-180/80-120則屬于高血壓的兩個階段范疇。如果血壓超過180/120,就有一定的風險,需要盡快就醫。數據來源:CDC;圖片來源:Robert Roy Britt
你能做什么?
針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方法與解決辦法,哈佛大學、梅奧診所以及其它機構的多位專家都提供了相同的建議:適當參加體育運動、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健康的體重水平、飲食少鹽、少喝酒、盡量不吃加工肉制品以及避免抽煙。
此外,深呼吸以及其它放松技巧也被證實能夠降低血壓問題。今年初,幾項研究發現,每天一杯(約220克)藍莓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問題,同時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弗林特另外還說:
事實上,你并不用去在意到底該選用哪種治療高血壓的特定藥物或阻斷方法。如果患有高血壓的話,你最應該做的就是選用一種藥物或方式作為主要方式,然后持之以恒地堅持治療。
弗林特還補充道,針對高血壓的治療方案,也必須因人而異。
“在日常正規體檢中的所有項目中,血壓是最重要的參考數據指標之一。”弗林特說,“我們無法感知是否患有高血壓,它必須通過測量才知道。此外,為了防范及控制有關風險,最好定期測量自己的血壓。”
“而高血壓風險問題,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其它阻斷方式逐漸地控制并治愈。”弗林特補充說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