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多地散發疫情,追溯其源頭,有的是在機場感染,有的是院內感染,還有的竟然是在核酸檢測點感染。這些本是嚴防嚴控的重點場所,為何失守?
作為此次多地疫情的源頭——南京祿口機場防疫不力,東部機場集團多位負責人被免職;因醫院內防護不到位,導致疫情外溢的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也有多位領導被免職;近期本地病例快速增長的揚州通報,不少本土病例與廣陵區灣頭鎮聯合村的一個核酸檢測點出現聚集性感染有關,中間傳播者是曾在檢測點維持秩序的一位志愿者,該檢測點曾一度設置不規范,現場組織混亂。
8月2日,北京市西城區市場疫情防控執法督查組通報,在不久前的檢查中發現,一些商戶疫情防控意識松懈,有的消殺記錄不合格,有的掃碼測溫不嚴,有的未對不戴口罩的顧客進行勸阻,有的健康寶二維碼無法訪問……這些問題,不僅僅在北京西城區存在,我們時不時地在其他地方也能遇到,甚至很多城市、鄉鎮農村的居民都已不戴口罩了。
分析原因,2020年我們在“疫情大考”中取得的優異成績,讓一些地方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而一年多來的常態化防控,又讓一些人和單位產生了松懈思想,以至于防控細節都被忽視了。
更嚴重的是,常態化防控讓一些干部,對疫情形勢在認識上出現偏差。他們對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認識不足,對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因素排查不到位。結果,工作作風不扎實,導致履職不力,防疫制度沒能落實。比如,國家衛健委的通報就指出,鄭州六院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原因之一,系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醫療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缺少必要的監督檢查和指導,未能及時發現風險漏洞,也沒加強管理和及時改進。鄭州六院可謂“小失誤釀成大風險,小漏洞導致多聚集”的典型。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麻痹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大敵,松懈極易使防控鏈條出現脫節,從而為新冠病毒的侵襲制造可乘之機。目前,疫情還遠未結束,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一定要堅持“一個都不能少”。也就是說,除了政府要履行好主體責任,全社會還要形成責任共同體,每個公民都要當好責任人。近期多地散發的疫情警示我們,任何單位都不應該因為常態化而思想松懈,以致防控細節被疏忽;任何個人必須繼續每時每刻繃緊“防控弦”,自覺把防控細節落實到日常行為中。▲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