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補上激素的“漏洞”才能改善癥狀
2021-09-22 10:44:54
來源:生命時報
潮熱多汗、疲倦、煩躁易怒……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孕激素水平下降,50歲左右的女性常被這些更年期癥狀困擾。只有及時補上激素的“漏洞”才能改善癥狀。
絕經期的激素治療是以補充雌激素為主,但并非全年齡段都可開展,補充的最佳窗口期是“絕經10年內或60歲前”。臨床中更強調在圍絕經期、絕經后盡早開始,要么不補,要么早補。
研究表明,處于窗口期、既往無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絕經期女性,補充雌激素可降低冠心病發生率和死亡率、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有助避免或減緩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且在絕經10年內獲益更明顯。如果未在窗口期開啟治療,患者因長期缺乏雌激素保護,機體可能已出現血管粥樣硬化、血管壁斑塊形成等情況,之后再補充,可導致血管軟化、血栓脫落,反而會增加冠心病、血栓栓塞、卒中,以及老年癡呆的風險。
絕經激素治療確實有性激素依賴性腫瘤以及血栓形成的副作用,因此部分女性并不適用,比如存在不明原因的陰道流血、乳腺癌病史、患有性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活動性靜脈或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情況的女性,禁止補充雌激素;腦膜瘤患者禁用孕激素;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血栓形成傾向、膽囊疾病、乳腺癌家族史等情況的女性,慎用雌激素。
即使錯過了窗口期,絕經后女性也不是無藥可用。經陰道局部使用低劑量雌激素的啟用時間并不受窗口期限制,年齡>60歲或絕經時間超過10年的可選擇這種方案。▲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