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7歲及以上人口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已達37.2%。但健身人數的增多,不可避免地會增加運動損傷的頻率,比如局部擦傷、關節扭傷、軟組織挫傷等。出現損傷如何用藥處理?本期我們邀請知名專家,為大家詳解正確選擇及使用方法。
疼痛:非甾體類膏貼可鎮痛
運動過程中的任何一種損傷,都可能導致疼痛。若受損處引發的疼痛并不非常嚴重,一般無需口服止痛藥;若確實覺得疼痛難忍,可適當服用鎮痛藥,最常見的為非甾體解熱鎮痛類藥物,其能有效去除局部的炎癥因子,從而減輕疼痛。要注意的是,用藥過程中需避免受傷部位移動,防止傷處再次受損或疼痛加劇。
常見外用藥物:雙氯芬酸鈉(扶他林)軟膏、洛索洛芬納(樂松)貼劑、氟比洛芬巴布膏、吡羅昔康搽劑、酮洛芬(法斯通)凝膠、依托芬那酯乳膏
適用損傷類型:關節扭傷、肌肉拉傷、軟組織挫傷
使用方法:受傷急性期先冰敷處理,至少24小時后才可外用藥物。使用時要保證傷處清潔干燥,軟膏類可在涂抹后輕柔按摩幫助透皮吸收;貼劑直接貼于患處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藥物使用頻率各異,可參考藥品說明書。
注意事項:不得用于皮膚破損處及感染性創口,且不宜大面積使用;密切關注有無過敏反應,如皮膚輕微發紅、發癢或皮疹等表現,有些能在繼續使用過程中消失,如癥狀加重應立即停藥;對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禁用;孕產婦及兒童慎用。此外,洛索洛芬納(樂松)貼劑可能會加重消化道潰瘍,有潰瘍史者應慎用。
常見口服藥物: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洛索洛芬鈉、塞來昔布膠囊
適用損傷類型:均可
使用方法:感覺疼痛難忍時,無論受傷急性期或非急性期,均可小劑量服用片劑或緩釋膠囊等,以飯后為宜。此類藥物只能暫時止痛,無法治療跌打損傷,長期服用還可能傷肝,不建議頻繁服用。具體服用劑量應參考藥品說明書。以布洛芬為例,緩釋膠囊一天一粒,非緩釋膠囊每24小時內服用不能超過4次,連續服用布洛芬不可以超過5天。
注意事項:口服藥物會經消化道吸收,因此有可能對腸胃造成傷害,胃潰瘍患者應當慎服;孕產婦慎用;對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禁用。
擦傷:按順序涂抹消毒藥
擦傷多因不慎跌倒后與粗糙地面的摩擦產生,皮膚可出現局部破損、出血等表現。處理擦傷的第一步是判斷傷口嚴重程度,如果傷口較大、較深,出血量比較大或出血不止,最好及時就醫;如果傷口不算太嚴重,也沒有活動性出血,可考慮自行消毒處理。擦傷傷口周圍經常會有沙粒、污物、汗液、血液等,可于皮膚破潰處滲入,導致皮下組織滲出、傷口感染化膿,因此需要先洗去雜質,再選擇具有殺菌作用的抗感染藥物進行消毒治療。
常見藥物:碘伏、雙氧水
適用損傷類型:破皮擦傷
使用方法:擦傷出血后,需要先科學合理地清創。標準的清創順序是,先用0.9%的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將異物、污物清洗掉;再用雙氧水進行消毒,然后用生理鹽水將其沖掉;再加用碘伏殺菌。要提醒的是,酒精刺激性過強,盡可能不要用其消毒。碘伏之所以是最佳選擇,是因為它的刺激性小,用于傷口表面或內部都不會引起疼痛感,使用后也不易造成色素沉著。
涂抹藥品清創消毒時,要用棉簽從傷口中心向外畫圈消毒,超出傷口周邊范圍一段距離,最好涂抹3次,以保證消毒徹底。如果消毒后傷口滲出較多,還需用凡士林紗布(也叫油紗,可防止下次換藥時出現紗布被傷口粘住)覆蓋。紗布每天更換一次,通常3~5天傷口就能愈合結痂。
注意事項:積極預防過敏。比如,部分患者對碘過敏,涂抹碘伏后皮膚會出現紅腫、瘙癢癥狀,此時需及時將碘伏沖洗干凈,換用雙氧水等其他同類藥物。傷口污染較嚴重時,也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廣譜抗生素防止感染,如頭孢菌素等。
嚴重水腫:用甘露醇脫水
運動后出現水腫,多見于雙下肢,常見原因主要是:1.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由于下肢肌肉的強烈收縮,會在局部產生乳酸及代謝廢物,運動結束后,一旦血管不能盡快排泄掉乳酸及代謝廢物,便會淤積在下肢,造成肢體的腫脹并伴有疼痛;2.若患者運動時不慎摔傷,運動結束后會出現摔傷部的軟組織水腫。臨床上,消腫藥物以甘露醇較為常見。甘露醇是一種高滲性的利尿藥,靜脈應用可以起到組織間脫水的作用,通過提高血漿滲透壓,減輕組織水腫??诜庍~之靈片也常用于消除軟組織損傷所帶來的關節水腫;中成藥有腫痛安膠囊等。
常見藥物:甘露醇注射劑、邁之靈片、腫痛安膠囊
注意事項:通常用于跌打損傷后出現的嚴重腫脹。需要注意的是,甘露醇是被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列入黑名單的藥物(可減輕體重),運動員應慎用該藥。
紅腫:48小時后用活血化瘀藥
運動受傷后可能出現局部疼痛、腫脹、皮下出血等癥狀,同時伴有活動明顯受限等表現。原因是身體受撞擊或過度牽引拉伸后,組織內部毛細血管出血、組織液滲出,但因無法順利代謝出體外,進而造成局部腫脹。臨床上治療腫脹的藥物很多,中醫用藥多以活血化瘀、行氣通絡類為主,既可以外用,也可配合使用同效的口服藥。
常見藥物:外用的包括云南白藥氣霧劑、麝香跌打風濕膏、正骨水、傷痛寧膏、跌打藥酒、七厘散、奇正消痛貼膏等;內服的有云南白藥膠囊、跌打丸、紅藥片、傷科七味片、傷科跌打片等
適用損傷類型:關節扭傷、肌肉拉傷、軟組織挫傷
使用方法:扭傷、挫傷、拉傷后,首先需要進行冰敷,目的是使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滲出,減輕損傷部位的疼痛和腫脹。冰敷的最簡單方法是,用塑料袋或毛巾包些冰塊直接置于患處,一次冰敷時間15~20分鐘,通常冰到患部有麻木感就可以停止,以防凍傷,休息1~2小時再冰敷一次。如果受傷處在關節,冷敷后可用繃帶或寬膠布固定關節,減少其活動度和對肌肉的牽拉,避免損傷加重。
一般來說,受傷后的48小時內屬于急性期,不可使用任何活血化瘀類藥物,它們會加速血液循環,致使出血癥狀加重。急性期過后,方可外用氣霧劑、粉劑、藥酒、貼膏等,實現活血散瘀、通絡消腫的作用。不同藥的使用方法和頻率各不相同,具體應參考藥品說明書。比如,云南白藥氣霧劑一般是用紅色的氣霧劑保險液先進行止痛,若劇烈疼痛仍不緩解,間隔1~2分鐘重復給藥,一天使用不得超過3次。噴云南白藥氣霧劑保險液間隔3分鐘后,再噴白色的氣霧劑活血化瘀,一日3~5次。通常來說,大部分外用活血化瘀藥都可一直用到腫脹消失、皮膚顏色恢復正常為止。外用活血化瘀藥的同時,也可內服云南白藥膠囊、跌打丸、紅藥片、三七傷片等。
注意事項:皮膚有破損、出血時,禁用外敷類活血化瘀藥;用藥后若有膚色紅、皮膚刺癢等過敏情況應停用;部分藥物孕產婦應慎用。▲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