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是罪魁禍首?喜歡挑食不是你的錯
2022-04-26 11:06:36
來源:前瞻網
雞蛋還是酸奶?炸雞還是漢堡?我們每天都在決定吃什么,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選擇其實并不符合你自己的口味。近日,匹茲堡大學對老鼠的一項新研究首次表明,動物腸道中的微生物會影響它們選擇吃的東西,從而產生對不同食物的渴望的物質。
幾十年來,盡管科學家們一直在猜測微生物是否會影響我們偏愛的飲食,但這個想法從未在比果蠅更大的動物身上進行測試。在新研究中,為了證實這個假設,研究人員給30只缺乏腸道微生物的老鼠提供了一種來自三種野生嚙齒動物的微生物混合物,它們的天然飲食非常不同。
研究結果表明,每組老鼠都選擇了富含不同營養成分的食物,這表明它們的微生物群改變了它們偏好的飲食。
雖然微生物組影響人的行為的想法可能聽起來有些牽強,但科學家們對此并不感到意外。人的腸道和大腦處于不斷的對話中,某些類型的分子充當了“中間人”。這些消化的副產物表明我們已經吃了足夠的食物,或者我們還可能需要某些營養物質。但腸道中的微生物可以產生一些相同的分子,可能會劫持這條通信線路,改變信息的含義,從而使自己受益。
例如,有的人在吃完火雞后往往會小睡一會。這是因為,一種稱之為“色氨酸”的信使在發揮作用。色氨酸是一種在火雞中很常見的必需氨基酸,但也是由腸道微生物產生的。當它進入大腦時,它會轉化為血清素,這是飽腹感的一個重要信號。最終,它會轉化為褪黑素,讓人們感到困倦。
研究還表明,具有不同微生物群的小鼠的血液中的色氨酸水平不同,甚至在它們選擇不同的飲食之前,那些血液中色氨酸分子含量較多的小鼠的腸道中也有更多能夠產生色氨酸的細菌。
相關閱讀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