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6月27日訊(通訊員 譚洪汀 宗倩 仇昱又)6月16日,株洲市石峰區銅塘灣街道水泥管廠片區的株洲智能智造產業園項目施工地,現場工程機械轟鳴作響,運輸車輛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正緊張有序作業。
項目正在抓緊建設。
看這奮力建設的發展勢頭,很難想象,這塊121.91畝的土地已經閑置了10余年。土地長期沒有利用,成本不斷累加,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關資料圖)
石峰區給出答案:盤活水泥管廠閑置土地,建設以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配套為主的智能智造產業園,探索出一條借助社會資本力量,市場化、專業化盤活閑置土地的新路子。變“閑”為寶,讓沉睡資產“活”起來。
調整發展方向
株洲市水泥管廠為市屬國有企業,由于經營不善,企業效益開始滑坡,2011年株洲市人民政府明確由石峰區負責實施改制。區委、區政府決定由區財政出資,區土地儲備中心完成土地收儲,將該地塊變性為商住用地,用于房地產開發。
但水泥管廠區域坐落于石峰區清水塘西北角,位置較為偏僻;前有湘黔鐵路線經過,鐵路噪聲大,影響居民休息;后有大型陵園,對部分居民來說,住在靠近陵園的地方可能引發情感上的不適或心理壓力,這些因素一直制約著這塊土地的開發利用,片區發展也進入了“死胡同”。改制支出資金長期沉淀,維護成本持續累加,面對這些壓力,水泥管廠閑置土地盤活利用迫在眉睫。
專題調度會。
2022年初開始,石峰區委區政府、循環集團多次召開專題調度會,研究水泥管廠閑置土地盤活事宜。
作為商住用地的路子行不通,那將土地變性調規為工業用地呢?當前,清水塘產業新城建設如火如荼,田心千億軌道交通產業持續發展,水泥管廠地塊緊鄰清水塘工業區,離田心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石峰區果斷決定,借助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溢出效應,把水泥管廠地塊打造成以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配套為主的智能智造產業園。
創新推動盤活
底子清,才能路徑明;心中有數,行動才有方。石峰區迅速成立水泥管廠土地盤活工作專班,由區委書記掛帥、區長任組長,高位推進,同時抽調住建、審計、商務、財政等區直部門骨干,對片區土地情況進行詳細梳理。
盤活有方,胸中自有丘壑。石峰區立足實際、創新思維,通過政府、社會資本共同開發,加強項目全過程管理,重視“選商”運營等,創造性開展閑置土地盤活工作。
為了降低風險,石峰區改變以往政府單一主導土地開發模式,創新實施FBO模式,即引進社會資本方一體化負責項目投資、建設、招商、運營。
2022年3月,循環集團出資成立SPV公司(株洲欣石峰智能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石峰區政府向市政府申請土地變性調規后,SPV公司成功摘牌取得水泥管廠片區121.91畝的建設用地。拿到土地后,SPV公司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方式引進了民營企業作為戰略合作方,明確由戰略合作方負責出資進行產業園區的投資、建設、招商、運營。
項目建成后,戰略合作方通過廠房出售或出租,招引產業項目落戶園區,回籠項目資金,并按照合作協議約定進行效益分成,確保SPV公司在規定時限內收回土地摘牌成本、獲得兜底投資回報等。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從工程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預算編制、工程施工到結算編制、工程審結等各環節,都由SPV公司具體負責,住建、財政、審計等職能部門全程參與,實現了對項目的全過程監管,盡最大可能壓縮成本。
區別于其他項目,智能智造產業園項目的合作模式由招商轉變為了“選商”。據SPV公司董事長帥樂介紹,在引進水泥管廠閑置土地開發戰略合作方時,SPV公司將從合作方公司背景、所屬行業、畝均稅收等方面進行考察,明確要求公司需要具備豐富的園區運營能力。此外,根據《株洲市石峰區企業綜合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入園公司將以“畝產論英雄”,實行“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連續三年考核不達標則啟動退出。同時,當運營期內園區畝均稅收超過約定標準時,將對合作方公司予以獎補,激勵公司招引好項目,全面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和水平。
2022年9月21日,株洲智能智造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
云創智城公司董事長龔小平說,水泥管廠閑置土地盤活采用的合作共建模式,充分發揮了區屬國有企業的品牌效應和民營資本的靈活性,讓項目匯聚了更多的招商資源;同時,能夠實現區政府、區屬國有企業以及民營企業三方共贏,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龔小平介紹,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有效盤活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貢獻稅收力量,還能以點帶面,用智能智造產業園項目帶動整個片區發展。
項目興則產業興,項目強則經濟強。石峰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參與、市場化運作、多方共贏”,統籌推進水泥管廠閑置土地盤活開發。僅歷時半年,株洲智能智造產業園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水泥管廠片區市場化投資、建設、運營一體開發模式獲評“株洲市2022年度十大改革典型案例”。
截至6月中旬,株洲智能智造產業園項目1.1期工程進度已達到總工程量的75%,其中4棟廠房已封頂,剩余3棟正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9月建設完成并交付使用。項目1.2期在年底將啟動建設。項目建設完成后,可容納生產型、配套服務型企業50余家,預計10年稅收將達3億元以上,可帶動當地就業2000人以上。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美白去斑有什么方法?美白去斑面膜可以天天用嗎?
- 缺陷責任期開始起算日期是什么時候?缺陷責任終止證書簽發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 【天天新要聞】非全日制合同簽訂注意事項包括什么?非全日制勞動合同可以仲裁嗎?
- 世界熱推薦:如何判斷基金是上證或深證?如何判斷基金的好壞?
- 每日消息!蘋果a15處理器相當于什么顯卡?iphone6最高可升級到哪個系統版本?
- 天天頭條:電腦系統時間不正確是什么原因?電腦時間校準方法是什么?
- 處女座一直以來都是那種非常精致的人 身材很好? 全球新資訊
- 當前訊息:聯想g405是不是千兆網卡呢?聯想電腦是g405好還是s415好?
- 董事資格的分類有哪些內容? 董事資格的取消如何操作的? 全球熱訊
- k金保值嗎?金店不回收18k金的原因是什么? 天天微速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