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際,中醫如何防“秋燥”?糖尿病患者如何養生保健?丨時令節氣與健康
2024-10-11 19:34:36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中醫如何理解“秋燥”?秋冬交際,應該如何養生來預防“秋燥”?
“秋燥”就是說秋天到了,氣溫下降,空氣變得干燥。《黃帝內經》里提到“燥勝則干”,很多人會感覺咽干口燥、眼睛發澀、鼻子癢,還有可能出現皮膚干癢、頭發干枯甚至掉發的情況。所以,秋天的養生重點就是“養陰潤燥”。
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推薦一款飲品——“五汁飲”,由清代名醫吳鞠通發明,把梨、蓮藕、荸薺、鮮蘆根和鮮麥冬五種食材一起榨汁飲用,可以加點蜂蜜或黃糖調味,還可以水煮后放涼飲用,能夠起到養陰、潤肺、潤燥的功效。如果找不全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兩種也可以,其他可以用椰汁、牛奶、鮮石斛、鮮百合、鮮銀耳等替代。
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節如何做好養生保健?
糖尿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容易出現“三多一少”的癥狀,多飲、多食、多尿加上消瘦,中醫辨證為“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若與“秋燥”疊加,癥狀容易加重。
首先要控制好血糖,血糖高時人體會表現為“燥”。中醫提倡“苦酸治甜”,就是多吃一些苦味、酸味的食物。一些食物像苦瓜、野菜,喝的苦丁茶、苦咖啡,中藥里面的黃連、苦參、黃芩等都有降糖作用。同時,建議多吃酸性的食物,可以斂氣、斂陰、斂汗。有些糖尿病患者尿多、汗多、睡不好,可以食用山楂、烏梅、酸棗仁等酸味食物。
此外,還可以采用一些非藥物療法,比如經常揉一揉魚際穴,可以養陰、清肺、潤燥。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通訊!中國男網新星布云朝克特:TOP50是個坎 但我有信心
- 直擊古船考古抽絲剝繭 “時間膠囊”靜待破譯
- 環球今日訊!哈爾濱市香坊區用好“123”工作舉措 書寫老干部工作新答卷
- 當前動態:成交53.69萬億元 9月我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穩步提高
- ?西平縣師靈鎮召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檔案規范提升現場會 最資訊
- 基金份額計算方法是什么?基金份額折算什么意思?
- 職稱評審進入高峰,信息如何查?有何新變化?_天天即時看
- 游戲陪練“蟄伏”:一局低至20元,熬夜“拼單”-天天快播報
- “人氣旺”帶動“消費火” 不斷創新高的數據見證中國經濟澎湃活力
- 尺素金聲|專利全球占比42%,中國5G加速跑——從十個新數據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