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數量稀少,長江刀魚曾經賣到每斤8000-10000元,黑斑原鮡市場價格曾經一度高達每公斤上千元,黃唇魚曬干后的魚鰾價格比黃金還貴。如今這些優異的種質資源已經實現了人工繁殖。
11月23日,在農業農村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一級巡視員李書民稱,今年,國家開展的水產種質資源普查工作非常及時,可以加快摸清水產種質資源的家底和發展變化的趨勢,開展搶救性地收集保護,發掘一批優異的新資源。
農業種質資源是國家戰略性資源,事關種業振興全局。沒有種質資源作基礎,再先進的育種技術和保障條件,也不能憑空育出新的品種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將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列為首要行動,把種質資源普查作為種業振興“一年開好頭、三年打基礎”的首要任務。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稱,新形勢下開展全國性的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加快摸清資源家底、實施搶救性收集保護、發掘一批優異新資源,已成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一項緊迫任務,對打好種業翻身仗、推進種業振興意義重大。
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啟動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其中,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是首次開展。歷經8個月,目前這項普查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一些瀕臨滅絕的資源重獲發現。
李書民稱,專家們從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異水產種質資源中選出了十個有代表性的種質資源,這些種質資源有的具有突出性狀和優異基因,主要用于科研和育種,有的可以作為觀賞魚,對下一步產業發展非常有用。
他舉例說,長江刀魚,學名叫刀鱭,被譽為“長江三鮮”之一,已經實現了人工繁殖和成魚的養殖,不過數量還比較少。黑斑原鮡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人工繁殖十分困難,近年通過集中攻關,人工繁殖基本上成功,但是大規模的苗種繁育還正在研究當中。黃唇魚今年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保存下來后,人工繁殖已經成功,為下一步增殖放流和養殖創造了條件。
還有其他稀有水生生物資源,錦繡龍蝦、中華鱟正是在普查中發現的具有養殖開發潛力的優質種質資源。
錦繡龍蝦,被譽為“蝦中之王”,個頭和澳洲龍蝦差不多,三四斤一個,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生長速度快。由于過度捕撈,錦繡龍蝦的資源日漸枯竭,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開展錦繡龍蝦的人工繁育和養殖研究,對于促進野生資源的保護,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海產品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華鱟的血液是藍色的,已發現血液中有50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其中一種變形細胞,能與極微量的細菌內毒素產生凝集反應,被廣泛用于醫藥、食品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細菌快速檢測,需求量很大。此外,鱟特有的神經系統構造是仿生學研究的寶貴模型。
近年來,中華鱟的野生資源,因為過度捕撈,不合理使用,衰退嚴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廣西水產研究所等單位開展的中華鱟人工繁殖研究已經成功,為下一步人工增殖放流、恢復種群和全人工養殖奠定了基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錢前稱,種質資源的魅力就是在不同的時期、不同歷史階段,展現不同的長處。“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大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力度,高效發掘優異基因資源,開展新品種培育,為實現種業振興提供支撐保障。所有的種質資源工作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孫好勤稱,普查收集是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的第一步,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再利用,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三件事:把優異種質資源性狀挖掘出來,把優異種質資源共享起來,把優異的種質資源開發出來。
關鍵詞: 刀魚 長江 刀魚實現 人工繁殖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