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發的論文,美國塔夫茨大學和佛蒙特大學的生物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用青蛙干細胞研制出一款可以繁殖的微型活體機器人。研究團隊表示,名為Xenobots 3.0的機器人將有助于開發計算機設計的生物體,用于智能藥物輸送。
Xenobots 3.0可以根據指令,收集數百個單細胞,將它們壓縮并組裝成“嬰兒”,從“嘴”中釋放出來。
據報道,這款毫米大小的活體機器既不是傳統的機器人,也不是一種動物,而是活的、可編程的有機體。作為史上第一款能夠自我復制的活體生物機器人,將可以為創傷、出生缺陷、癌癥、衰老等提供更直接、個性化的藥物治療。
論文作者、佛蒙特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和機器人專家約書亞·邦加德(Joshua Bongard)表示,這款生物機器人改編自非洲青蛙Xenopus laevis的干細胞,顯微外科醫生在顯微鏡下將單細胞切割,植入微小電極,并將一組干細胞連接成計算機指定的形狀,這組干細胞于是將根據編程開始執行一系列任務。
正在收集單細胞的微型生物機器人Xenobots 3.0。
佛蒙特大學的Deep Green超級計算機集群上的人工智能(AI)算法為微型生物機器人設計了一種類似電腦游戲形象Pac Man(吃豆人)的形狀,由一組干細胞組成的機器人Xenobots 3.0根據指令,可以收集數百個單細胞,將它們壓縮并組裝成“嬰兒”,從Pac Man的“嘴”中釋放出來。
幾天之后,這些“嬰兒”成為新的Xenobots,其外觀和動作與它們的“父母”一樣。
這些新的Xenobots可以走出去,找到細胞,并建立自己的副本——這個過程反復發生。
研制機器人Xenobots 3.0的胚胎干細胞來自非洲青蛙Xenopus laevis。
塔夫茨大學的邁克爾·萊文(Michael Levin)表示,如果我們知道如何告訴細胞集合去做我們想讓它們做的事情,最終這就是再生醫學,就是解決創傷、出生缺陷、癌癥和衰老的方法。
他表示,Xenopus laevis青蛙的干細胞通常會發育成皮膚,但如果將這些干細胞放到一個新環境中,就可以來重新“規劃”其發育成多種細胞的可能性。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