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緘默(保持緘默是什么意思)
姑嫂不是姐妹,而只是由于兄弟婚姻而締結的一種親緣關系。
(相關資料圖)
雙方能夠做到情同姐妹、和睦相處自然好,但是畢竟不是一個父母生下來的孩子,彼此成長的環境、三觀、各自的脾氣個性都不一樣,所以還是需要有一點點的顧忌,有一點點的收斂的。
很多時候,話多是非也多,家人之間的誤會以及矛盾的產生,就是因為這種問題造成的。
01.黃女士
我也是結婚、嫁了人之后才知道,一般家里小姑子事多的,多半問題的關鍵是在于婆婆的身上。
因為偏愛自己的親人,才會愿意有事沒事出頭,替自己的母親、替自己的家庭充當發言人。
有些小姑子之所以總是故意為難以及挑撥哥嫂之間的關系,原因也是受了母親的蒙蔽與挑唆。
我自己既是做小姑子的,也是做人家媳婦的。
漸漸地在婚姻當中自己摸索與感悟之中,也弄明白了如何應對一個家庭當中、錯綜復雜的這樣一種人際關系,以及彼此之間相處的基本道理。
其實在我沒結婚之前,我跟嫂子的關系特別的親近,簡直就跟親姐妹一樣,我們之間是無話不說的,那陣子,我有什么事情都可能不會跟母親講,但是會偷偷告訴嫂子。
但是我嫁人之后,有時候回娘家,媽媽會特意私下里提前跟我這樣說:“我和你嫂子正在鬧別扭,你別跟她說那么多。我們之間的事你不要管,覺得為難你就回去吧。”
我聽了之后,一般就會乖乖找個理由撒丫子走人了。
因為畢竟這么大了,該懂得的道理也基本都懂。知道像這種婆媳之間的矛盾,我摻和在里面,只會起反作用。
02
反觀我婆婆這邊,我們一直以來相處的就很好。
小姑子事不多,話也不多,反正大家相處得特別的和諧便是了。
我覺得吧,媳婦和婆婆拌下嘴之類的,很尋常,哪個家庭里面都有可能發生。如果小姑子不管不顧就沖進去摻和,那事情就不一樣了。
誰都知道心疼自己的媽,但在這種事情上,真的不宜多管閑事。
只要雙方鬧得不是太過分,就睜一眼閉一眼,躲到一邊去就行了。
更何況,我也知道媽媽之所以不讓我管,也是為我好。
她也知道,假如我言語之間觸及了這些,恐怕會把我媽媽對嫂子的那些意見以及在我面前發的牢騷,無意之間帶出來,導致我嫂子更加對自己的婆婆不滿,產生計較之心。
如果芥蒂生成了,那他們兩個想要和好,就更難了。所以,在這件事上,我的處理方式就是閉嘴不說,轉身走人……
03
說到底,很多母親將來都是要靠兒子養老的。
婆媳關系的融洽,將直接影響在這件事上,是否能達成所愿?家庭是講情的地方,不是只講理的地方,在我看來,和睦才重要。
作為女兒、作為小姑子,不添亂、不火上澆油才是自己始終需要做到的本分,這點眼力勁,我還是有的。
家庭內部關系不和睦,將來她們還要住在一起,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形?想想都覺得愁!
家人之間關系如果弄臭了,還爭誰對誰錯又有什么意義呢?對于這些明了于心的我,在處理母親、嫂子及我之間的關系、該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態度去相處方面,還是比較有心得的。
千言萬語一句話:沒本事當那個調停者,就不如閉嘴、離他們遠一點,這才是一種冷處理矛盾,降低可能導致雙方矛盾激化的一種最有利的處方法,大家覺得對嗎?
結語:
很多女孩子,他們其實在人際關系拿捏及處理方面并不是那么的在行。
有時候,會因為內心偏袒自己的父母從而插手自己娘家母親與兄弟姐妹伴侶之間的矛盾。
但是這種指責、埋怨、刁難對方的行為,非但不會起到令對方服氣、認輸的效果,反而會挑起更大的對立,令家人之間關系失和。
說實在的,這種做法真的不是太明智,存在很多的危害之處,不值得提倡。
家人之間沒有隔夜仇,面對一些誤會以及矛盾,所有家庭成員,都要用一種比較冷靜、理智及睿智的方式去勸和、去化解,而不是火上澆油,興風作浪。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好面對、不知道該怎么處理的話,那么就保持距離、保持緘默便是了。
假如雙方都找你訴苦的話,你就安靜地充當一個傾聽者,兩邊相勸一下,這就是一種最好的表現了。
小事方面的是非對錯其實在家庭當中可能并沒有那么重要,正如這位女士所說的那樣:關系壞了,對錯還有什么要緊呢?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