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怕滑倒、走路怕摔跤、如廁有困難……
如何讓老年人居家有“愛”無“礙”?
近日,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從呼和浩特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來,為解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痛點難點,幫助老年人構建安全、便捷、舒適的居家養老環境,切實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呼和浩特深入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讓適老有“愛”,居家無“礙”。
洗澡怕滑倒、如廁蹲起困難、走路怕摔跤……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不斷下降,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23年底,全市常住總人口360.41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75.16萬人,占20.85%。同時,老年人高齡化、失能化問題突出,空巢獨居老人、半失能老人持續增多。
政策扶持,讓適老化改造惠及更多老年人
為了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便利實惠的養老服務,呼和浩特先后制定出臺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等27個規范性政策文件,從土地、稅費、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長期護理保險、家庭適老化改造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89歲的呂先生和老伴居住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送變電小區,因行動不便,如廁和洗澡成了他們頭疼的問題。去年,呂先生家被列入家庭適老化改造計劃,家里添置了適老椅、換鞋凳、智能手環,還在衛生間特地增加了沐浴椅、馬桶U型扶手、防滑墊等設施。
“這些設備都是按照我們的需求免費添置的,工作人員還耐心地教會我們如何使用,太貼心了。”呂先生說,尤其是適老椅,使用率很高,以前坐在沙發上不好起身,而適老椅不僅坐著舒適,更符合老年人的身體,起身也方便多了。還有智能手環,能測量血壓、心率、血氧,能設置親情號,一鍵呼叫,外出佩戴還有定位功能。
據玉泉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家庭適老化改造主要服務對象為呼和浩特市戶籍中年滿60周歲以上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人老年人家庭;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留守、空巢、殘疾人老年人家庭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為服務更多老年人,呼和浩特市四區民政部門結合轄區實際,將居家適老化改造對象范圍擴大到70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家庭。
說起家庭適老化改造,家住呼和浩特二輕小區的岳仙花對此贊不絕口。77歲的岳仙花平時一個人生活,因左腿受過傷,走路不太方便,去年7月,她家也被列為適老化改造家庭,根據自身需求,她選擇了雙搖護理床、洗浴防滑墊、拐杖等。
“這根拐杖能調節高度,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我每天都要出門轉轉,有了它走路就更安全了。”岳仙花說。
細致驗收,確保適老化改造政策落實到位
據了解,為進一步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提質擴容,2022年,呼和浩特出臺《呼和浩特市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實施辦法》,通過實施適老化改造,持續改善老年人居住條件,降低在家發生意外的風險,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提升生活品質。
為確保適老化改造政策落實到位,先由社區工作人員對老年人家庭進行摸排,詳細了解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居住環境、改造需求和意愿等,確定改造名單后開展評估,按照自愿原則申請改造,確保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家庭都能享受福利。因為每位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不一樣,對適老化改造的需求也不相同,他們會委托第三方企業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后與專業機構一同驗收,并要求安裝企業對改造家庭進行定期回訪,提供指導服務。
家庭適老化改造設備主要包括淋浴椅、適老椅、拐杖、扶手、閃光振動門鈴、助聽器、護理床等,幫助老年人實現室內行走便利、如廁洗澡安全、廚房操作方便、居家環境改善、智能安全監護、輔具器具適配,緩解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變化導致的生活不適應。
據悉,呼和浩特市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2022年完成了1500戶,2023年完成了4126戶,2024年計劃改造1000戶,目前已經全部改造完成。
此外,全市現有養老機構33家、340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街道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建成“一級部署、多級使用”的全市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創建了“宜養青城”養老服務品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