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24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季度電信服務質量通告顯示,互聯網信息服務投訴平臺收到的互聯網用戶投訴中,四個投訴類別里客服渠道類投訴占比連續四個季度排名第二。
與此同時,全國多地把人工客服崗位列入緊缺技能職業目錄。如遼寧省、廣州市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急需職業目錄,以及河北省發布的《2024年河北省民營企業人才需求目錄》,都把“客戶服務管理員”列入其中;廣東省江門市則將客服經理列為家電產業急需人才。
一邊是AI客服如火如荼的發展。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智能客服解決方案整體市場規模達到了30.8億元,較2022年增長了近36.9%。智能客服系統能夠自主回應簡單且重復的信息咨詢,顯著提升了人工客服團隊的工作效率,并優化了客戶體驗,同時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一邊是人工客服重新成了“香餑餑”。北京市市民服務熱線12345金牌話務員劉緩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客服可以傳遞的是人的溫度,在這一點上AI還不能完全取代。客服的本質是一種“人與人的交流”,如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是以犧牲服務質量為代價,那也就成了本末倒置。
而人工客服之所以短缺,與這一行業工作壓力大、強度高、人員流動頻繁有很大關系。人工客服在工作中需要提供情緒價值,同時容易受到客戶負面情緒的影響,心理層面是個很大的挑戰。
所以,對于企業而言,應將人工客服運營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加強客服人員的管理培訓,提升客服職業技能、改進服務質量,從而打造企業的用戶口碑、提升社會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充分肯定客服人員的價值,通過工作薪酬和心理認可的提升,增強員工獲得感,留住客服人才。
誠然,AI客服機器人以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能實現“007”超長待機模式,堪稱“六邊形戰士”。隨著AI技術的迭代更新,AI客服的普及發展、使用場景的豐富將成為必然。業內專家表示,應實現人工客服與AI客服協同互補。針對答案不明確的問題,AI客服可以先給出解決方案,之后由人工客服介入;針對表述復雜的問題,則應以人工客服為主,并將問答數據更新到AI客服模型中,持續提高AI客服回復問題的精準性。
科技創新的飛速發展,產業鏈的數字化升級,最終是為“人”服務。如近年來,電信行業“一鍵呼入人工客服”專線有效解決了老年人面對“智能語音客服”時“聽不懂”“不會操作”等難題;聯通在北京12345平臺技術上提供創新支撐,實現了智能摘要、一鍵填單、格式化工單模板等功能,成為話務員最好的科技助手。
以人為本,應該是所有技術的終極使命。企業也應更好地去尋找AI與人工協同的“橋梁”,讓技術真正服務于人,在為消費者帶來個性化智能化服務體驗的同時,讓消費者收獲更多的滿意。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