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時舞》主創主演人員與觀眾見面。 中新網記者 楊伏山 攝
首演之前,該舞劇總導演、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導演、第十四屆“文華獎”最佳導演獎、第十三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李世博和領銜主演的中國歌劇舞劇院主要演員郝若琦、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演員馬蛟龍等主創主演人員與觀眾見面。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陳文君宣布舞劇《二十四時舞》全國巡演正式啟動。
主辦方介紹說,《二十四時舞》最初創意源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的“苗族趕秋”習俗,以“一日二十四時,一年二十四節氣”為哲思起點,以33項苗族非遺為元素,以音樂舞蹈和現代舞臺技術為語言,歷時兩年編創而成。
《二十四時舞》劇照。 閩南大戲院供圖
全劇時長100分鐘,以“冬至·藏”等六大篇章展開,通過“拱日”“春播”“接龍”“喜喪”等不同舞段的視聽震撼,將“向死而生”的東方哲學化作劇場內外的情感共鳴。
湘西州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稱,《二十四時舞》以二十四節氣為軸,將湘西的農耕智慧、節慶歡歌、山水靈韻,淬煉為現代舞蹈的磅礴語言——春種秋收的彎腰,是對土地的敬畏;祭祀號角的鏗鏘,是向先祖的致敬;苗族舞蹈的韻律,是生命與自然的共鳴。
《二十四時舞》劇照。 閩南大戲院供圖
據介紹,該舞劇融入的33項苗族非遺中,包括1項世界級、12項國家級非遺等。非遺元素在舞劇中的展現,既豐富了舞劇的文化內涵,也使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12名來自湘西州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直接參與編創和演出,為舞劇注入更多生命力。
該舞劇為2024年度湖南省重點文藝項目,已榮獲第八屆湖南藝術節田漢特別獎,并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此次作為2025閩南之春演出季重磅劇目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展開其全國巡演首演,隨后,巡演還將走進深圳、成都、杭州、鄭州等全國多座城市,完成“山海”與“古今”的雙重對話,以苗族時間哲學叩擊不同地域的文化記憶。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