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零時,“雙十一”大促正式落下帷幕,只不過相較往年,今年的活動略顯冷清,那些幾秒幾億的訊息不再刷屏,那份備受關注的成績單最終也消失不見。
消失的GMV
(資料圖)
2009年,在現任阿里巴巴CEO張勇的策劃下,第一屆“雙十一”應運而生,彼時僅有27個品牌參與活動,但卻在短短一天創造了5200萬元的成交額,幾乎是日常交易的十倍。
隨后互聯網電商日趨成熟,“雙十一”的成交額也以夸張的速度前進,次年便達到了9.36億元,2012年突破百億元,2016年突破千億元,去年更是達到了5403億元,但這個數字在今年戛然而止。
對于此次“雙十一”,天貓并未披露今年具體的交易數據,只是表示:“今年‘天貓雙11’穩中向好,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
國內電商的另一極京東也留有默契,同樣避而不談成交額,在戰報中也只提及“截至11月11日晚23:59,2022年‘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超越行業增速,創造了新的紀錄,與此同時,零售購物用戶數也再創佳績。”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分析認為,由于電商的規模已經很大了,那么“雙十一”的增長難免承壓。其次,在目前產業結構調整及國際宏觀形勢下,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較大的增長壓力。兩相結合,作為一次已經接近萬億規模的零售業大促,商家和平臺的訴求更多還是追求有質量的增長,也就是盈利性更好地增長。
從歷年的成交額來看,“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額增速逐年放緩,去年同比增長更是只有8.5%,全網的數據也呈現相同趨勢,之所以2020年有激增,也是因為天貓延長了活動周期,計入了11月1日至11月11日間的成交額。
不過盡管今年電商平臺官方未披露數據,第三方數據平臺星圖數據顯示,11月1日當日全網的銷售總金額為3095.97億元。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指出,由于疫情原因,消費者的消費意愿普遍較低,此外,部分城市的發貨與收貨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了商家對投訴以及庫存積壓的擔心,減少了參與活動的動力。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305億元,同比增長0.7%。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董禮華表示,前三季度,消費市場韌性顯現,市場銷售規模保持擴大,消費升級持續推進,新型消費穩定增長。但也要看到,疫情對消費市場產生一定影響,餐飲企業和小微商貿企業恢復程度較低,消費市場恢復基礎仍需鞏固。
亦有電商服務從業人士告訴銀柿財經,“今年天貓也沒辦聲勢浩大的晚會,電視廣告的聲量小了很多,另外就品牌方而言,他們的投放預算也有減少,并且更為分散。”
未來去往何處
消費大盤仍待恢復,但阿里等傳統電商平臺在國內的用戶數量幾乎見頂。
2022財年,阿里的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13.1億,其中中國市場消費者突破10億,海外市場消費者達3.05億,但在隨后2023年的第一份財報中,阿里則完全沒有公布消費者數量的變化。
GMV、MAU、UV,這些電商平臺趨之若鶩的概念,在今年的“雙十一”中難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故事。
11月11日晚間,阿里巴巴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總裁戴珊表示,“通過今年‘天貓雙11’,我們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內需潛力和消費活力,中國經濟和產業的持續韌性。這讓我們有信心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京東也同樣提及了“實體經濟”一詞,京東零售CEO辛利軍表示,“每一個實體經濟的參與者都了不起,京東作為實體經濟的一員,會攜手每一個伙伴穩中求進,在建設更加了不起的實體經濟中貢獻最大的力量。”
圍繞“實體經濟”,兩家公司的論證也有相似之處,一方面強調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另一方面強調平臺對于商家以及行業的賦能。
阿里指出,天貓依舊是品牌和中小商家尋求生意確定性的首選陣地。截至11月11日零點,已出現超2000個千萬級單品、超25000個百萬級單品。此外,中小企業云集的多條產業帶整體成交實現三位數增長。京東的發文中也著重提及了京東利用供應鏈等優勢帶動農業、制造業以及線下門店獲得增長,并提出了“以實助實”的概念,“實體”兩字更是在文章中出現了19次。
莊帥認為,“目前電商平臺更看重用戶活躍度商家的粘性以及盈利性,平衡用戶的需求和商家的獲利訴求。另外就是尋求創新品類和模式創新,以及技術對未來商業競爭格局的影響。”
新電商方面,抖音快手依靠內容與流量,同樣來勢洶洶。
抖音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31日至11月11日,抖音電商內參與雙11活動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了86%,直播帶貨總時長累計達3821萬小時,7667個直播間銷售額超過百萬元。
快手的數據顯示,今年116期間(10月20日-11月11日),電商短視頻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515%。買家數同比去年增長超40%,搜索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70%。
國泰君安的研報指出,電商的競爭不僅僅是爭奪消費者的錢包份額,更是在爭奪商家有限的營銷預算;反壟斷與開放二選一后的線上零售與廣告格局正經歷新一輪洗牌,在消費大盤低迷的背景下,品牌商家有限的營銷預算約束正告別過去的高度集中,而迅速分散撒向各大平臺。
在今年的“雙十一”之中,GMV“隱入塵煙”,實體經濟浮出水面,電商平臺的定位已逐漸發生改變,不似以往只是商業活力的聚集之所,同時還是民生與產業得以運轉的重要基礎,至于未來究竟是傳統電商革新存續,還是新的挑戰者掀起風浪,或許待到“雙十一”消失后才能見分曉。
關鍵詞: 實體經濟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全球速訊:2022年“雙十一”:消失不見的成2022-11-13
- 新華全媒+丨中國飯店協會發布倡議防止宴會2022-11-13
- 前沿資訊!擅自修改報送文件、合規人員薪酬2022-11-13
- 龍江力量助推天舟五號飛天2022-11-13
- 深秋時節閑話豬:天天動態2022-11-13
- 黑龍江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7例、本土無癥2022-11-13
- 每日熱文:7+412!黑龍江省最新疫情通報2022-11-13
- 微資訊!這家股份行前董事長被帶走調查,離2022-11-13
- 【大美中國】迎一輪紅日 赴東極之約_每日2022-11-13
- “一湖兩海”——璀璨明珠閃耀北疆大地2022-11-13
- 國聯能成為B端Costco嗎?2022-11-13
- 數字文體 閃耀世界 2022年世界杯主辦國《2022-11-12
- 基金連續三個季度增持40股-全球速看料2022-11-12
- 環球今頭條!讀者期待年底行情2022-11-12
- 全球球精選!2022年京東11.11再創新紀錄用2022-11-12
- 雙11平臺數據隱身,商家仍為銷售額拼命:通2022-11-12
- 【天天報資訊】雅迪電動車遭質疑,專賣店曾2022-11-12
- 參考消息|美媒報道:中藥有助治療心肌梗死2022-11-12
- 喜臨門雙11活動引爭議,遭用戶集體投訴,陳2022-11-12
- 最新研究發現:無癥狀感染者用連花清瘟核酸2022-11-12
- 聚力健身房內體育器材眾多,花樣百出選誰才2022-11-12
- 哈爾濱市新增39例陽性感染者信息及活動軌跡2022-11-12
- 夜郎古加速融入復星生態,實力演繹“1+1>22022-11-12
- 夜郎古加速融入復星生態,實力演繹“1+1>22022-11-12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452例 2022-11-12
- 熱文:杭州樓市大消息!認房不認貸、二套首2022-11-12
- 華爾街大空頭繼續看好美股短期行情,標普502022-11-12
- 世界觀察: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榮膺“奧運冠軍2022-11-12
- 當前觀察:9+245!黑龍江最新疫情通報2022-11-12
- FTX帝國崩塌!創始人卸任CEO 比特幣跌穿1.2022-11-12
資訊
焦點
- 首次超過美國 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338所中國大學上榜
- Meta市值縮水至2017年水平 扎克伯格身價排名跌出全球前十
- “雙11”成立自營物流公司 菜鳥回應:消息不實
- 瑞信(CS.US)CEO發表備忘錄 試圖讓市場相信其財務穩定性
- 財務大臣重申捍衛日元立場 日本央行9月政策會議摘要提及政策轉向
- 英國迎來黃金搶購潮 新政府“迷你預算”刮起恐慌風暴
- 高盛:美國家庭和外國投資者將分別凈拋售1000億美元股票
- 違約概率飆升至至少10年來最高水平 百年銀行巨頭瑞信被傳“爆雷”!
- 美聯儲在加息速度問題上已現分歧 市場Q4能否扭轉頹勢?
- 進一步加碼全球黃油市場 威士蘭乳業收購新西蘭乳企Canary F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