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2021年的投資過熱到2022年的萎靡不振,消費賽道過去三年經歷了比較大的波動。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中央連續出臺促消費、擴內需的相關政策,要求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加之隨著社會活動和流動性恢復,春節假期前后的各項經濟指標均明顯好于預期。
近期消費場景火爆現象是否意味著消費投資的整體回暖?對于2023年全年的消費投資機會,創投機構怎么看?哪些細分賽道會有爆發的可能性?
(相關資料圖)
證券時報記者近期采訪了多家以消費投資為主的機構,主流的觀點趨于一致。盡管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到今年年初陸續有一批項目融資成功,但距離全面的賽道回暖仍需時日。有機構坦言,從退出角度而言,A股尚處于不太明朗的階段,海外市場尤其是香港有望成為消費企業上市集中地,而對于2023年全年投資的展望,則整體以謹慎樂觀為主。
消費投資“窗口期”浮現更多是信心提升
“最近聽到不少消費項目融到錢了,按上一輪估值有打八折的,打五折的,還有三折的,消費投資終于又活躍起來了。”專注消費賽道投融資的春澗資本創始人陳慶森感慨,“去年一年大家都不容易,我們觀察到很多扎根在這個行業的人,會持續跟蹤項目,等待時機。所以隨著去年底疫情政策的放開,影響企業的負面因素排除后,有一些消費項目兩三周內就完成交易了,近期也會有一些案子陸續官宣。”
的確,從市場已經公布的消息來看,過去一周,相繼有小吃品牌“龍門炸串”宣布完成A輪3000萬人民幣融資、助聽器生產商“玖益醫療科技”宣布完成由順為資本等機構領投的天使輪融資。時間再往前拉,中式營養滋補品牌官棧在2022年底完成B輪融資,由弘章資本、廣州金控聯合領投,廣發乾和、華鍇資本跟投,老股東彬復資本連續兩輪追加投資。還有包括新式飲品、高端寵物用具、輕餐食品等細分賽道也相繼獲得資本關注。
廣州聚焦消費投資的某中型基金合伙人表示,雖然一月份以來,消費企業融資出現了一個窗口期,從短期來看,消費產業的終端有也一些積極的信息,可以預期一季度部分領先的企業經營績效不錯,但對于全年來說,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消費投資的重新活躍在溫潤投資管理合伙人羅月庭看來,更多是一種消費信心,或者說是對未來消費預期的一個提升。他認為,整個消費投資的項目落地,或者說在過去這一個多月,投資機構真正在消費領域出手的情況,其實還不太明顯。
盈峰投資合伙人唐亞芳同樣認為,消費市場行情肯定會有所回暖,也一定會傳導至一級市場的消費賽道,而這個傳導還需要一段時間。據她觀察,過去這段時間出手的GP大概分為幾類:第一,一直堅守消費賽道的垂直類GP,尚處于投資期內,有出手壓力,目前屬于不錯的時間窗口;第二,新入場的投機類GP小規模試水,選擇疫后的強預期階段入場賺順周期市場熱度“估值差”;第三,國資、產業方戰略屬性GP,這一類GP以招商和產業訴求為主。
消費投資2023年拼存量競爭 供應鏈會有大機會
回顧過去一年的消費市場,不少消費創業者報以無奈和苦笑,投資機構也在調整策略方向,砍掉消費或者不看消費的機構不在少數,進入2023年消費投資迎來局部回暖后,面臨的是更大的挑戰。
根據華興數據研究團隊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泛科技(包含先進工業、硬科技)在2022年一躍成為私募股權市場最大賽道,首次超越消費、企服和醫療賽道,而2022年消費行業吸納金額占全市場比例僅有8%。IT桔子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消費品行業融資數量較2021年減少了約43%,且在這一年中,C輪及以上融資事件僅占到5%。
“目前的消費回暖,我們理解的是反彈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是否能有新的增長,還有很大不確定性。”上述廣州消費基金合伙人表示,“隨著消費進入常態化,我們研究發現總量不會有很快的增長,進入存量競爭的階段,要更精細地深入研究,要更有耐心,找結構性的機會。”
羅月庭也指出,目前消費只是疫情后的正常水平,而這一波消費的反彈能持續多久,和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長期提升有很大關系,歸結到底和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更本質的關聯。在消費領域,溫潤投資2023年的投資策略會繼續看好那些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消費者真實需求的,又能夠在未來有高成長的空間的公司。
具體而言,他認為從人貨場三個要素來切入,關于人的方面,有銀發經濟的投資機會和下沉市場小鎮青年消費活力帶來的行業新生態。貨的方面,第一,更關注面向C端消費者、偏后期的有自主品牌成規模的消費企業;第二,有一定技術門檻的消費品企業供應鏈上游;第三,跨境電商領域。場的方面,則更關注消費場景的服務,和小鎮青年下沉市場相結合的新消費集合店等業態,以及支持消費服務完成的創新型流通渠道。
陳慶森告訴記者,從他的觀察來看,過去一年內對于可以投資消費行業,或關注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構,他們不再只關注“品牌”,也開始關注全產業鏈的機會。2022年一些大型供應鏈端的企業,更受PE基金和券商機構的青睞。這類型的企業增速雖然不及做品牌的消費型企業,但是其組織架構更加嚴格完善,在大環境較差時仍然能夠穩扎穩打,所以這類企業的利潤收入表現都不錯。
唐亞芳表示,客觀上來說,消費行業過去幾年沒有發生本質變化,變化的一直是市場情緒。2023年他們仍將聚焦科技消費,圍繞科技硬件和跨境出海兩條主線,具體而言,智能硬件是盈峰的優勢賽道,仍會延續這一賽道優勢“再聚焦,堅定執行”;跨境出海的投資邏輯則是布局世界宏觀格局變化下的長期趨勢。
消費企業韌性增長 高質量發展抵御周期變化
在疫情和經濟周期下行的狀況下,更考驗消費企業的生存能力,經歷過去3年的市場歷練,對于后疫情時代消費企業需要掌握哪些核心發展要素?羅月庭表示,宏觀環境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但微觀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消費企業在后疫情時代要能夠保持韌性,做好應對各種外部沖擊的準備,此外還要努力去做有質量的增長。
唐亞芳也認為,無論是什么樣的時代,商業環境在變,但企業運營的內核沒有變,依然是圍繞價值創造去做工作。“今后消費類企業仍然要圍繞用戶價值去做工作,于盈峰而言,我們要更加緊貼市場、洞察用戶,識別出創新驅動型、科技驅動型的消費新銳企業或者處于結構性升級轉型的傳統企業,匹配協調好內外部的資源去幫助這些企業成長。”唐亞芳說。
“信心勝過黃金,但我們仍然要高度關注賽道和企業的特殊性,疫情對于消費群體的心理層面的影響已經基本消除,但不容忽視的是疫情三年經濟受到重創,失業人數上升,家庭資產收縮,強預期落實到業績層面尚需時日。同時考慮到前幾年一級市場消費行業過熱的狀態,我們預計還需要1-2年去消化前期的高估值。”唐亞芳說。
從消費創業的角度來說,今年的現狀對于創業者而言,打造一個新品牌、或是推出一款消費者熱愛的產品都會是某種成功,在當下的背景,IPO將不再是成功的唯一標志。
“其實對于資本來說,有暢通的退出通道和拿到好的估值就可以,近期我們也觀察到A股對于消費企業的上市相對有約束。”陳慶森表示,“但百果園、楊國福等企業相繼成功登陸港交所,今年還有珍酒李渡等白酒企業也在尋找香港的機會,港股對消費型企業,特別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是非常友好的,我們判斷未來國內的消費型企業會首選到港股上市,港股市場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校對:李凌鋒
關鍵詞: 一級市場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一級市場消費投資迎來“窗口期”:拼存量競2023-02-20
- 早春因素擾動持債節奏 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2023-02-20
- 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傳暖意 城投債下沉策略或2023-02-20
- 全球速遞!北交所做市交易今日啟動 市場流2023-02-20
- 回升態勢顯現 產業轉型亮眼——從電力數據2023-02-20
- 全球速讀:公務車違停未貼罰單,執法豈能“2023-02-20
- 天天快報!婚前婚后送禮區別,你們家老公也2023-02-20
- 深入挖掘消費潛能2023-02-20
- 激發消費市場引領力|全球微資訊2023-02-20
- 唐山港:世界港口第二位是怎樣煉成的2023-02-20
- 藁城宮面豐富百姓餐桌 世界微頭條2023-02-20
- 老字號品牌保護需綜合施策2023-02-20
- 北京經開區:打造全球“新藥智造”產業高地2023-02-20
- 打造“金名片”,激活小山村_今日熱訊2023-02-20
- “基于SKA先導望遠鏡的宇宙磁場研究”啟動-2023-02-20
- 雨水農忙2023-02-20
- 政策性農業保險法律問題研究_關于政策性農2023-02-20
- 鷹瞳科技虧損連連,“AI醫療第一股”何解“2023-02-19
- 建議提案辦理見成效丨助推國家科技創新——2023-02-19
- 2月20日熱點精選:這種產品價格有望漲價到62023-02-19
- 每周金選|寧德時代推進電池降價!要求上游2023-02-19
- 全民“消費降級”?服裝行業“虧聲”一片,2023-02-19
- 今日快訊:延續雷鋒精神 布隆迪留學生麗卡2023-02-19
- 天天觀天下!學習雷鋒好榜樣 塞拉利昂留學2023-02-19
- 走進區域看發展|巴山渝水顯神韻 數字技術2023-02-19
- 全球觀天下!“上九天 下五洋” 科技創新2023-02-19
- 【走進區域看發展】智慧賦能里的雙城新機遇2023-02-19
- 環球速訊:強信心·開新局丨從“活下來”到2023-02-19
- 深入實施種業振興 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民增產2023-02-19
- 英勇出手后,手拉手走了!這對小夫妻太贊!202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