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穿越寒冬,各地重金搶人搶項目,有產業園區赴海外招商-新消息
2023-03-09 08:39:21 來源:時代財經 編輯: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羽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經歷了持續一年多的低谷期之后,生物醫藥行業復蘇之勢初現端倪。


【資料圖】

農歷春節假期剛過,多地掀起“拼經濟”熱潮,深圳、湖北、北京經開區等先后發布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政策,產業園區亦開始緊鑼密鼓地招商引資。

以張江科學城為例,醫藥行業資深人士林鏡(化名)告訴時代財經,行業復蘇的腳步加快,張江科學城也在持續調整自己的招商政策。譬如,近期的國際性創新學術性會議以及后期的常規工作規劃均有所調整。

據統計,目前張江科學城有超過1700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納入市統計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收入2000萬元以上)超過70家。

“隨著張江科學會堂的建成,將吸引更多全球合作伙伴來到張江進行頭腦風暴,更好地幫助全球新醫藥項目引進來和走出去。”林鏡說,“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園區招商服務工作者也會去更具有創新性的海外地區招商。”

企業為復蘇加足馬力,醫藥行業求職人數亦逐漸上升。智聯面向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40.4%的企業對春節后經濟形勢非常有信心,31.5%表示比較有信心,共計71.9%的企業看好經濟走勢,對經濟發展具備信心。此外,據智聯招聘《2023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第一期,醫藥/生物工程以43.5%的簡歷投遞量同比增速排名第一。

“每個城市都希望引進生物醫藥產業,畢竟生物醫藥是個很大的產業,產業大意味著人才足夠高端,對地區發展利好多過弊端。”資深獵頭鄭俊(化名)告訴時代財經。

過去兩年,受疫情反復、經濟下行壓力,以及醫藥行業自身的周期性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生物醫藥產業在資本市場上持續“遇冷”。穿越寒冬之后,醫藥市場釋放回暖信號,而在多方政策加持下,生物醫藥產業也開始告別過去非理性的“狂熱模式”,轉向理性的、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模式。

產業基金砸向生物醫藥

早在2022年年底,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有地方政府已經提前行動,迅速出臺各項舉措,搶人搶項目,為地方產業的新一輪發展謀篇布局。

2022年12月21日,籌備已久的深圳市“20+8”產業集群基金第一批公開遴選活動在第二十二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拉開帷幕,所涉及的重點產業方向中就包括生物醫藥、合成生物。這次公開遴選的基金目標規模達165億元,按照“一集群一基金”的理念,此后還將開展第二、三批次公開遴選,基金群總規模達千億級別。

隨后,陜西西安、浙江、廣東等多地分別推出動輒百億甚至上千億元的產業基金,生物醫藥均是其中重點投資的領域。

據媒體對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不完全統計,包括北京、天津、廣東、浙江等在內,全國已有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將醫藥制造業、生物產業列為優勢產業或優先發展產業。而在全國399家國家級產業園區中,超過一半的產業園區將生物醫藥列為園區重點發展方向。

產業發展,政策先行。為了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和人才,進一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各地政策利好層出不窮。

2022年7月,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若干措施》”)《深圳市促進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進大健康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若干措施》提出建設國家級藥物科技和產業創新平臺,布局和提升市級藥物產業服務平臺,謀劃市級藥物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對新靶點化學藥、抗體藥物、基因藥物、細胞產品、微生物治療、細菌治療、多肽藥物、噬菌體藥物及酶工程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重大產業項目,最高資助不超過3億元。

作為廣東首個GDP超8000億城區,深圳南山區近年來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尤為迅猛。數據顯示,南山區2021年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42.2億元,在深圳全市占比達28.9%,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增加值在深圳全市占比達49.8%。對于生命科技領域人才的引進,深圳南山區也毫不手軟。

根據《南山區促進生命科技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扶持措施》,“對經評價認定的頂尖人才創辦的生命科技領域相關企業,符合南山區產業發展導向且經區科技主管部門評審通過的,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

成都、上海臨港、杭州等亦有出臺針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的政策。如杭州2022年10月發布的《關于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就圍繞藥物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產業積聚發展等多個方面予以支持。

從狂熱走向理性

21世紀第二個十年,生物醫藥產業項目炙手可熱。“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起步晚,早期多以仿制藥為主,門檻低,無論是煤老板還是房地產老板,都想參與到生物醫藥這個領域里來。”林鏡稱。

一組數據佐證了過去五年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2017-2022年,國內醫藥行業創新尤為活躍,新批準上市的創新藥數量由2017年的61個增加到2021年的91個,5年增長49%。

“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生物醫藥項目的搶手度達到頂峰。如果這個項目第一次出現,或者高校教授首發文章,投資人都會順藤摸瓜地找到項目或人,在產業內呈現出一種紅火的狀態。”浩悅資本資深合伙人李逸石告訴時代財經,當時,靠譜的科學家和靠譜的團隊是稀缺的資源。

炙手可熱的項目,瘋狂涌進的人才,見證了行業最輝煌的時刻。此后,生物醫藥行業在2021年年末開始進入持續低谷期,賣廠、賣管線成為藥企“瘦身”的選擇之一。進入2023年,醫藥市場恢復到較為平穩發展的狀態,但投資人、企業都愈發理性。

陸續出臺的政策為生物醫藥經濟復蘇添磚加瓦,而投資人和企業的理性選擇,則預示著行業正從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

“在項目選擇上變得更加理性,復蘇的跡象主要顯現在早期項目中,這部分也主要受益于價格低等因素。除此以外,在投資過程中,我們更加看中科學家是不是具備部分企業家素質,是否具備對轉化醫學思維,對具備產業能力的人才足夠尊重,是否有分配股權等分享精神。”李逸石告訴時代財經。

對新興發展的企業而言,速度只是第一步,質量才是關鍵。

“如果沒有夠硬的專業實力,吸引到投資并非易事。在項目上來看,從前best in class (同類最優)項目就已經搶手,但現在至少得是first in class(全球首創)。”林鏡對時代財經表示,盡管當下對項目、對臨床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相應的資本環境已經由“瘋狂進軍”進入理性思考階段。另一方面,像在張江科學城,園區的服務越來越好,配套設施也越來越齊全,一切可能推進的政策都在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毛片|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乱人伦老妇女东北| 深夜爽爽动态图无遮无挡| 四虎.com官网| 麻豆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99国产超薄丝袜足j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成a人片| 最近2019中文字幕高清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制服丝袜电影在线观看| 青娱乐精品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爽天天弄 | www日本xxx| 扁豆传媒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欧美一区二区激情三区|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chinese真实露脸hotmilf|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国产午夜小视频|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女人张开腿给人桶免费视频| 上课公然调教h|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中日韩黄色大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