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潮聲⑥丨5G與AI加持下 國產手術機器人如何搶得先機?
2023-05-18 18:31:3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編者按:1977年,彼時還默默無名的喬治·盧卡斯攜《星球大戰》一炮而紅,電影中忠誠勇敢的機器人——R2-D2讓全美乃至全球的觀眾第一次對機器人有了具體而微的印象,在那個互聯網還沒有普及的年代,人類似乎聽到了來自未來的“心跳”。


【資料圖】

在各種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層出不窮的今天,機器人變得更加普及,其角色與含義也愈加豐富。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浪潮中都會出現他們的身影。與此同時,由于機器人背后有著多種學科的交叉,其產業發展仍受制于技術研發水平、產業鏈上下游成熟度乃至于國際局勢的影響,在不遠的未來,全球機器人產業又將呈現出怎樣的圖景?

為此,21世紀經濟報道策劃了“Robot潮聲”系列報道,我們將從工業、醫療、家庭等各種場景出發,拆解當代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密碼。希望為行業提供一種獨特的理解機器人產業的視角。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靜怡 上海報道

手術機器人由醫生控制臺、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構成,簡單說來,相當于將醫生的眼和手同步到手術機器人上,實現“同頻共振”,甚至遠程精準操作。因此,機器人輔助手術成為未來外科手術的發展方向。

“機器人可以突破人眼的極限,手術場景可以放大10倍以上。同時還可以突破人手的極限,機器人完全模仿人手的動作,但它只有4毫米,人手轉不動時,它還可以轉到600多度。”近日,微創機器人集團常務副總裁及首席商務官劉雨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醫生用機器人做手術,相當于游到病人的肚子里。”

其中,“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發展較早,自2007年首次在國內裝機后,基本處于一家獨大的局面。直到2021年10月,山東威高手研發生產的腔鏡手術機器人才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成為國內首家獲批的腔鏡手術機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達芬奇壟斷的十幾年中,其高達2000萬元的售價仍使得采購數量有限,且采購方多為國內大型三甲醫院,普通病患仍然難以享受到手術機器人帶來的便利。

雖然國產手術機器人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5-2020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CAGR(年復合增長率)為22.6%,同期國內的CAGR為35.7%,遠超全球市場增速。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人機交互技術及5G通訊的發展,國產手術機器人有望擴展到更多外科專業,并實現更高的手術精準度、靈敏度及智能遠程控制。

打破壟斷的國內機遇

手術機器人可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活動范圍、過濾震顫、三維高清視覺及控制,有助于在手術部位深窄及需要切開的細小組織,使外科醫生能以微創傷方法重復進行復雜的開放手術,令學習周期縮短,手術效果更有可能取代開放手術。

在這個領域,美國的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技術公司直覺外科是不折不扣的王者。成立于1995年,直覺外科只專注于研究機器人外科手術系統,贏得眾多資本青睞,自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憑借旗下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壟斷全球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近20年。

根據MarketsandMarkets統計,2022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為85億美元,其中直覺外科收入62.22億美元,按照收入計算全球的市場份額超過73%。在我國的情況也不例外,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手術機器人領域集中度較高,其中達芬奇的腔鏡機器人占據市場約93%的市場份額。

相比之下,國產手術機器人起步較晚,“國產的類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加起來總共的手術也就1000多例,但達芬奇有1100萬例,是我們的一萬倍,這就是它20多年來形成的壟斷。”劉雨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1100萬例手術足夠達芬奇進行精密的分析,并做出很好的示教手術。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100萬例中,有40萬例手術來自于中國,“我們比國外晚了7年進場,卻仍取得較高的貢獻量。”劉雨表示。

從中不難看出中國蘊含的機遇,中國的患者人數龐大,且可能需要使用手術機器人進行的常規微創傷手術數量眾多。當國產化手術機器人全線落地,中國有望憑借高人口基數使設備,在大量的手術操作中擁有更快的迭代速度,從而快速彌合與國際前沿的差距。

而國內目前發展的并不只有腔鏡手術機器人。據不完全統計,手術機器人領域中,2022年全年共有15款產品拿到了醫療器械注冊證,其中腔鏡有3款,骨科有10款,神經外科有2款。國產產品正在打破進口壟斷。

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12月11日,全國各級醫院的手術機器人招標公告達89個,同期內,全國各級醫院的手術機器人中標公告為55個,涉及手術機器人、手術機器人配件及耗材、手術機器人維保服務等。

劉雨表示,在國內支架、關節等手術大降價的背景下,手術機器人的引入使得手術難度大大下降,最終有望落實到中小醫院和地、縣級醫院,從而覆蓋廣大患者的需求。

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在達芬奇壟斷市場的這些年里,如何與它進行PK?是每個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必須面臨的問題。

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教授段星光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產手術機器人的研發過程,需要進行產品的型檢、若干的臨床、完成藥監局相關規定等,而到達應用階段,又涉及到醫生的操作習慣、醫院的采購政策等等,每一個路徑都比較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和時間。

劉雨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微創機器人2014年成立項目組,2015年公司成立,直到2022年才拿到注冊證,“我們用了8年的時間才獲得了注冊證,今年開始進入商業化,之后5年里不迭代不進化就沒有機會了。”劉雨表示,微創機器人在去年中了5標,目前商業化落地裝機的有4臺。

在與達芬奇的競爭上,劉雨表示,在成本上,國產手術機器人的價格、耗材和服務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達芬奇的售價超2000萬元,我們的產品是1000多萬元。”

價格之外,劉雨認為,和學校、醫院進行緊密合作也非常重要。據悉,微創機器人已與近百家醫院建立合作,在全國各地已累計布局逾30家圖邁以及逾15家鴻鵠臨床應用和培訓中心,開展了多場手術機器人臨床培訓和技術指導活動,通過培訓更多中國外科醫生,使得手術機器人技術下沉到更多地、縣級醫院。

至于超越達芬奇,這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劉雨認為,中國5G技術的高速發展有望助力國產手術機器人在遠程醫療上形成領先優勢。“手術機器人的研發最初一是為了解決醫生痛點,二就是為了遠程醫療。”

遠程手術搭載5G技術,對手術方式及醫療行業發展具備革命性意義,相當于為給醫生添加了“千里眼”和“直達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已超264萬座,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和97.7%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其傳輸效率高、通訊費用低等優勢,使得遠程醫療打破技術壁壘,迎來新的發展可能。

2021年9月,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順利完成首例國產手術機器人5G遠程關節置換手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團隊在上海通過5G平臺實施三地手術互通,為遠在云南昆明和廣東省惠州市的兩名患者,分別成功實施了遠程輔助指導膝關節置換手術。

精準化、智能化、遠程化的智慧醫療已逐漸顯現出其未來圖景。今年1月,工信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動包括機器人5G遠程手術等在內的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應用。手術機器人的遠程醫療場景將會迎來進一步的突破。

劉雨表示,下一步,人工智能的技術將會更多地融入手術機器人中,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實現更精確、更智能的手術操作,甚至實現幫助醫生做決策,提高手術的效率和精度,降低手術風險和并發癥。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差差漫画在线登录入口弹窗页面| 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一级伦理电线在2019|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www四虎免费| 麻豆91国语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美女范冰冰hdxxxx| 国产卡一卡二贰佰| 日本人强jizz多人| 国产精品视频无圣光一区| wc女厕所散尿hd|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 肉柳高嫁03集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小小的日本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版|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女人与禽牲交少妇| 一道本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 亚洲欧美7777|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