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釋放出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會后,央行等五部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從貨幣政策、資本市場、融資機制等多維度為民營企業注入發展動能,為民營企業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提供政策保障。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
做實、做深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對于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金融機構紛紛貫徹落實政策精神,通過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優化服務機制等措施,以實現銀企協同發展、同頻共振,讓更多“陽光雨露”滋養民營經濟。
加大信貸力度 筑牢民營經濟“新根基”
江蘇恒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力集團”)是一家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為主業的大型民營企業。從個體經營戶發展成為世界500強,這家化纖工業領跑企業的發展軌跡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助力。
農行江蘇分行客戶經理走訪恒力集團
近年來,為滿足恒力集團在大連長興島建設新材料科創園項目的資金需求,農業銀行組建了50億元內部銀團貸款,并提供“應收e貸”供應鏈融資方案,助力穩定恒力集團新材料產業鏈生產。
“我們的成功離不開農行支持。”恒力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早在企業創辦之初,農業銀行就與其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通過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為恒力集團飛速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農業銀行持續完善民營企業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出臺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精準對接民營企業金融需求,引導信貸資源向民營企業傾斜,積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截至2025年1月末,農業銀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監管口徑)6.73萬億元,貸款余額和增量均位居同業前列。
在我國建設交通強國的進程中,在鐵道延伸的各個領域里,高鐵、動車、機車、地鐵,冷卻系統、制動系統、鈑金屏柜、壓力容器、機車門窗……代表中國制造高點的上千種產品,隨著各種型號的列車呼嘯向前。
走進湖南省醴陵市經濟開發區,一家軌道交通行業關鍵裝備研發和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民營企業正加快轉型升級。自2024年8月至今,中信銀行長沙分行持續為該企業提供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貸款546萬元,助力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產品應用范圍擴大到港口自動化、航空航天等前沿領域。
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中信銀行于2024年7月發布助力民營經濟“繁星計劃”,深耕“五大賽道”,建立健全金融服務民企長效機制。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近9000億元,增幅近10%。
江蘇、浙江一直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企業猶如繁星點點,分布在各個產業鏈。江蘇銀行和浙商銀行深耕本地市場,持續擴大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取得良好成效。江蘇銀行近期發布《關于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效能、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以“一視同仁”的理念,充分考慮民營經濟發展特點,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效能。浙商銀行廣泛開展民營企業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傾聽企業金融訴求,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咨詢服務和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有效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創新金融產品 激發民營經濟“新動能”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5670.7萬戶,涵蓋農業、食品、汽車制造、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作為農牧與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的新希望集團與興業銀行有不解之緣。自2017年以來,興業銀行與新希望集團開展全方位、多板塊深度合作。在乳制品行業,該行與新希望乳業(以下簡稱“新乳業”)共同參與到乳制品行業的上游優質奶源渠道建設過程中,支持上游合作化牧場更好更快發展。針對上游奶源牧場存在的布局散、規模小、資產輕、無抵押的難題,興業銀行與新希望集團積極創新產業鏈融資模式,共同開發了新乳業獨家奶源社會化牧場方案。
新乳業位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高山牧場
“我們重點圍繞公司的獨家奶源合作牧場,嘗試以新乳業為核心企業,通過鎖定奶款、互通交易信息等增信措施和借助興業銀行衛星遙感2.0對牧場的經營、變動實時監測作為貸后管理重要補充等一系列創新性手段,成功在較短時間內為缺乏抵押物的養殖戶發放經營貸款,解決了資金燃眉之急。”興業銀行金融特派員王經理表示。截至目前,該行已與新希望集團40余家子公司建立長期穩定全面戰略合作關系,累計提供超200億元授信支持。
為了更好滿足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各家金融機構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圍繞不同民營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廣的創新產品。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郵儲銀行通過“技術流+訂單流”綜合評估模型,將湖北凱威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威高分子”)的知識產權、研發能力、供應鏈地位等要素納入授信考量,為這家比亞迪汽車核心供應商企業創新推出3年期中期流動資金貸款產品。
郵儲銀行隨州市分行工作人員對企業進行實地調研
從貸前調查到資金投放僅用一周時間,1650萬元信貸支持及時到位,有了這筆中長期信貸資金注入,凱威高分子新建的數字化車間今年的生產計劃順利推進,預計年產值突破1億元,這條金融賦能的高分子材料“智造鏈”釋放出強勁動能。
中國人壽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風險保障力度,其中2024年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等各領域責任保險提供保障超100萬億元。例如,中國人壽財險許昌中心支公司連續多年為廣受好評的百姓超市“胖東來”提供風險保障服務,處理理賠事項達百余次。2024年,為胖東來旗下員工及其相關合作伙伴提供風險保障近296億元,并利用創新金融保險工具為其承保“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履約保證保險”,為胖東來穩健運營再加“安全網”。
優化服務機制 開辟民營經濟“新賽道”
針對當前新興產業和轉型升級產業的多元化金融需求,金融機構更需要全面深入了解民營企業發展現狀與融資問題,積極探索特色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模式,助力民營企業開辟新賽道。
近年來,低空經濟備受關注。作為一家民營航空科技企業,上海沃蘭特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VE25-100載人eVTOL航空器在亮相2024年進博會后,就收獲了860架訂單、220億元意向金額。
“重資產研發給我們帶來了持續性資金需求,但由于受限于銀行傳統授信體系評估標準,公司融資進程面臨挑戰。”上海沃蘭特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針對企業的行業屬性與發展階段特點,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依托交行自主研發的科創評價體系,重點圍繞企業核心團隊專業背景、自主知識產權價值、技術研發路徑可行性等維度開展立體化評估,精準識別企業技術優勢與發展潛力,為企業匹配了流動資金貸款支持,有效緩解了企業研發攻堅期的資金壓力,成功助力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而河南某鋁業公司是一家擁有1.3萬余員工的民營企業,近年來受國內鋁行業形勢下行等因素影響,一度陷入困境,集團控股上市公司面臨退市風險。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中信金融資產發揮金融救助服務功能和專業優勢,針對性制定解決方案,以債權收購為基礎,以資產重組為手段,對其低效資產進行盤活,化解了因債務違約引發的訴訟風險和信用風險,提升了資產價值和盈利能力。
中信金融資產實施鋁業民企低效資產盤活項目
在成功幫助企業紓困重獲新生后,中信金融資產緊盯客戶需求,延伸服務鏈條,出資2.47億元支持集團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并購,助力企業進一步優化組織架構,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盈利能力。目前,該企業經營持續向好,已實現扭虧為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積極的示范效應。
此外,在廣東、北京等省市,金融機構也全力提升對民營經濟的金融供給質效。緊貼首都發展脈搏,北京銀行深耕特色金融服務品牌,布局文化金融賽道,連續多年保持北京地區文化金融貸款市場份額同業前列,陪伴博納影業、聯瑞影業等多家民營文化企業成長壯大,持續完善針對文旅、影視、演藝、體育等多元文化領域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廣州農商銀行緊密圍繞“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的總體要求,將信貸資源向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先進制造等重點領域傾斜,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為超萬家民營企業提供授信支持,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占公司類貸款近八成。
當前,民營企業發展穩中有進,展現出強大的韌性。金融機構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仍需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金融價值觀丨“陽光雨露”滋養民營經濟 金2025-03-15
- 多個高頻指標顯現積極信號 一季度中國經濟2025-03-15
- 支持政策相繼落地 險資長錢入市仍有空間2025-03-15
- 科技賦能保險業數智化轉型 大家保險書寫智2025-03-15
- 科創企業融資冷熱不均 建行“五全”服務體2025-03-15
- 上海浦東加快構建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態2025-03-15
- AI、機器人、語音助手:中國銀發族的養老“2025-03-15
- 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在京發布2025-03-15
- 新華全媒+|“天上導”“地里察”“空中拍”2025-03-15
- 從“新奇玩具”到“實用好物”:智能機器人2025-03-15
- 智能駕駛加快向我們走來2025-03-15
- 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在京發布2025-03-15
- 北京“未來AI工廠”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2025-03-15
- 深圳出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03-15
- 《自然》雜志報道稱:中國芯片設計與制造研2025-03-15
- 智能駕駛加快向我們走來2025-03-15
- 從“工具替代”向“生態重構”升級:科創板2025-03-15
- 智能駕駛加快向我們走來2025-03-15
- 從“工具替代”向“生態重構”升級:科創板2025-03-15
- 供需兩側發力 新一代智能終端再造萬億級市2025-03-15
- 第41次南極考察|我國利用自主研發的超寬帶2025-03-15
- 第41次南極考察|我國利用自主研發的超寬帶2025-03-15
- 第41次南極考察|我國利用自主研發的超寬帶2025-03-15
- 新華全媒+丨記者直擊:聰明的人形機器人如2025-03-15
- 手機NFC功能成騙子“提款機”?2025-03-15
- 大模型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2025-03-15
- 別讓AI成為偷懶神器2025-03-15
- 第41次南極考察在南極冰蓋獲取完整冰川內部2025-03-15
- 我國商業航天開啟“高效發射”2025-03-15
- 《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