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云南全省花卉種植面積穩定在195萬畝左右,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35萬畝,鮮切花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在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下,云南花卉產業加速數字化轉型,自主研發全國領先,“花旅”融合創新發展……云南花卉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地方經濟增添活力,讓百姓生活像花一樣美。
“云花”綻放全球,繪就美麗經濟新畫卷
“云南十八怪,鮮花論斤賣。”正值云南的春日,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的鮮花迎來了產銷旺季。這里的溫室以種植玫瑰高端鮮切花、地方特色花卉為主,在35萬平方米的一期建設智能溫室內,日產鮮切花15萬枝以上,平均每天都有10萬余枝“麗江的花”從這里運往昆明斗南花卉市場。貴峰社區居民和國珍在園區從事包裝工作,她說:“在這里上班比較近,接送孩子、照顧老人也方便,包得快的同事月薪可以拿到六七千元。”
在滇中地區,滇池沿岸昆明市晉寧區的花農張玉梅每天都要把自家大棚里的玫瑰剪下來,為銷售做準備。她告訴記者,她種花已經10多年了,過去靠批發商上門收購,現在可以直接通過斗南花卉市場的電商平臺銷售,收入提高了近30%。
花農直賣、花商直采、交易實時查詢、數據智能分析,各類花卉產業互聯網平臺助推“云花”出滇。近年來,云南花卉產業加速數字化升級。電商平臺“花易寶”開創“先賣后采”模式,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花農收益。目前平臺注冊花農、合作社超過4000戶,2023年交易鮮花8.73億枝。
在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中心昆明斗南花卉市場,全國近七成的鮮切花從這里流向全國乃至全球。位于斗南的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交易大廳內電子屏幕閃爍,每4秒鐘就完成一單交易,市場交易指數已成為全國花卉市場的風向標。
物流網絡的優化也讓“云花”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云南積極構建“航空+高鐵+冷鏈”立體運輸體系,昆明海關開設綠色通道,確保鮮花高效通關。2024年,云南省鮮切花出口值達7.6億元,同比增長34.2%,連續6年保持全國首位。
科技賦能,破解種業“卡脖子”難題
盡管云南鮮切花種植規模龐大,但長期以來,市場主流品種主要依賴國外,引進品種的專利費用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近年來,云南持續加大科研投入,推動自主花卉品種創新。
在昆明國際花卉技術創新中心,科研人員正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風”月季新品種。2024年4月,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一次性推出76個自主培育的“中國風”月季品種,花型多樣、色彩豐富、香氣濃郁,進一步提高了云南花卉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過去我們種的玫瑰大多是荷蘭、厄瓜多爾的品種,專利費高,還不耐運輸。”花卉研究所育種專家王志偉表示,經過十余年的努力,他們的團隊已經培育出更適應本地環境的抗病、高產花卉品種,并計劃向全國推廣。
目前,云南已累計申請花卉新品種1100余個,獲得國家授權800余個,品種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一。昆明市呈貢區與云南省農科院合作建設花卉育種公共平臺,構建“科企深度融合的新型育種體系”,加快推進花卉產業現代化。
“花+文旅”融合,打造鮮花經濟新消費場景
“這是啥品種?”“能開多久?”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場的散客交易區域,琳瑯滿目的鮮花吸引游客駐足詢價。在這里,鮮花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游客絕大多數是為花而來。春節期間,35萬游客在此賞花購花,同比增長27%。鮮花夜市、音樂節、文創市集等活動,豐富了消費者的體驗。
在麗江古城漫步的游客則時常能收到來自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的浪漫花束。每日3000枝“麗江的花”玫瑰,傳遞麗江的浪漫氛圍。此外,園區推出花海探秘、花藝工坊、花食體驗等旅游線路,為游客帶來別具特色的沉浸式體驗。
賞花、買花、采花、品花——在云南花卉產業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下,“花卉+旅游”持續融合發展,鮮花之美不僅讓更多人體驗到云南文旅的魅力,云南鮮花深加工產業快速發展,鮮花餅、永生花、花卉精油等產品也深受市場歡迎。
“小花朵”催生“大產業”,“云花”正成為云南打造“美麗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云南鮮花產業從單一的種植銷售,拓展到花卉研發、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全鏈條發展。云南省政府發布《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6年,實現花卉產業全鏈條發展,進一步提升 市場競爭力。
云南的花,不僅美在田間地頭,更美在百姓心頭。這朵朵鮮花,正化作群眾幸福生活的絢爛色彩,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篇章。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云南:“美麗”經濟綻2025-03-22
- 出海記丨“加強海外倉建設”2025-03-22
- 住房+汽車消費大升級!專家解析政策紅利2025-03-22
- 出海記丨“加強海外倉建設”2025-03-22
- 出海記丨“加強海外倉建設”2025-03-22
- 天津海關升級“24條措施” 促進外貿穩量提質2025-03-22
- 從“成功出海”到“出海成功” 上海自貿區2025-03-22
- GDP突破7800億元 江西南昌多措并舉加快推2025-03-22
- 港股公布業績進入密集期 恒指突破高位后有2025-03-22
- 福建首條“公鐵水”聯運大動脈貫通2025-03-22
- 中國結算暫免收取部分債券登記結算費用2025-03-22
-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創新跨境人民幣業2025-03-22
- 前2月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口商品車4.7萬輛 2025-03-22
- 上海新認定4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2025-03-22
- 上交所:三年來機構投資者持倉市值年均復合2025-03-22
- 中國最大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完成第6個供2025-03-22
- 中國A股周五回調 海洋經濟板塊逆勢走強2025-03-22
- 科技賦能餐飲數字化升級 騰訊智慧零售與老2025-03-22
- 湖南推動工業設計賦能制造業提質增效2025-03-22
- 胡潤研究院發布報告:2024年中國內地高端消2025-03-22
- 金磚國家特殊經濟區中國合作中心在杭州揭牌2025-03-22
- 河南上市公司近5年并購交易超1700億元2025-03-22
- 登上央視鄉村振興年度盛會,洽洽入選全國鄉2025-03-22
- (經濟觀察)政策持續上新 撬動中國消費市2025-03-22
- 四川劍閣:建設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核2025-03-22
- 國內最大貨物滾裝船在江蘇揚州交付啟航2025-03-22
- 廣西防城港集中開竣工29項重大項目 總投資2025-03-22
- 國家開發銀行設立350億元穩外貿額度2025-03-22
- 寧夏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在銀川正2025-03-22
- “司南杯”量子挑戰賽已吸引全球超700支隊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