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云南省中部的宜良縣,素有“滇中糧倉”“花鄉水城”“烤鴨之鄉”等美譽。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大葉種茶葉為主的云南,該縣卻因種植小葉種茶而聞名。
3月22日,當地民眾采春茶。宜良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據史料記載,宜良縣的茶葉種植始于唐初,后擴大種植于寶洪山一帶。茶以山名,稱“寶洪茶”,明清時期列為縣境五大特產之一,素有“云南龍井”美譽。截至目前,寶洪茶種植面積達1.5萬畝,年產成品茶120噸,年均總產值約1億元,帶動當地1070戶茶農增收致富。寶洪茶制作技藝被列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本次“春茶季”系列活動主題為“上春山、賞春光、品春茶”,包括采茶體驗與比賽、炒茶技藝展演、茶山詩會與藝術創作、民俗表演與文化展示等內容。
當日,許多游客漫步茶園,參與采茶體驗,并觀看制茶師炒茶、制茶。
寶洪社區村民李文介紹,此前,他家的茶樹與其他農作物套種,產量不高,2018年后,開始規范管理不再套種,并擴大茶葉面積,目前家里的30余畝茶園有20畝進入豐采期,茶葉年收入約5萬元。隨著游客逐年增多,打算經營農家樂等增加收入。
據悉,近年來,宜良縣推動寶洪茶提質增效,統一管理茶園種植、加工與銷售,引入專家培訓,高端茶售價達3000元每公斤;推動茶旅融合,打造了“七彩夢鄉·寶洪茶山”綜合體,建設茶文化微博物館、生態觀光茶園、特色民宿,開發茶飲料、茶酒、茶素餅等文創產品,年吸引游客超3萬人次;提高土地利用價值,通過茶山蜜蜂養殖,實現茶農增收,生態與經濟雙贏。
宜良縣將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圍繞“茶旅一體化”發展思路,以“一片葉子”為紐帶,打造“茶園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全產業鏈,深化“茶+文旅+康養+N”跨界融合,讓千年茶鄉成為“望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富得了百姓”的文旅新地標,探索一條“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旅游促“三交”新路徑。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云南宜良“春茶季”啟幕 茶旅融合賦能鄉村2025-03-23
- 楊元慶: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扎根“中國制2025-03-23
- 云南宜良“春茶季”啟幕 茶旅融合賦能鄉村2025-03-23
- 楊元慶: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扎根“中國制2025-03-23
- 中國自主研發首套重載鐵路智能調車系統投運2025-03-23
- 2025泰國潮趣購物節在南寧舉辦2025-03-23
- 川江何以蘊酒源?“大咖話川酒”第二季開啟2025-03-23
- 中企出海2.0時代:上海何以“領航”企業“2025-03-23
- 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貴州經濟向“新”2025-03-23
- 川江何以蘊酒源?“大咖話川酒”第二季開啟2025-03-23
- 川江何以蘊酒源?“大咖話川酒”第二季開啟2025-03-23
- 業界人士共話牡丹芍藥產業發展:出海與“榨2025-03-23
- 萬事達卡攜手邁凱倫車隊 首次亮相世界一級2025-03-22
- 中國(同江)跨境電商(9610)海關監管中心2025-03-22
- 天津再生水利用率提高至48% 節水技術得到2025-03-22
- 黑龍江省品牌農產品組團“入粵融灣”2025-03-22
- 南北方多地最高氣溫將沖擊3月紀錄 下周寒2025-03-22
- 牡丹江海浪國際機場3月30日起全面停航2025-03-22
- 牡丹江海浪國際機場3月30日起全面停航2025-03-22
- 2025重點工業行業水處理技術創新與應用大會2025-03-22
- 醇香致敬匠心,五糧醇攜手CCTV-17《三農群2025-03-22
- 莫斯科國際旅游展 中國展臺受“熱捧”2025-03-22
- 廣西全力守護好漓江水環境安全 精準治理整2025-03-22
- 廣西玉林商品在越南受青睞 建材海外覓商機2025-03-22
- 體重管理成春日新風尚 年輕人青睞“中式”2025-03-22
- 民政部將施行婚姻登記“全國通辦”2025-03-22
- 吉林通化市柳河縣發生3.3級地震 震源深度12025-03-22
- 電力護航廣西現代化農業生產 繪就綠色鄉村2025-03-22
- 電力護航廣西現代化農業生產 繪就綠色鄉村2025-03-22
- 滿足旅客便捷化出行 國鐵太原局上線11款計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