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廣告收入增長驟停是中國互聯網經濟周期的拐點,那么月活5億的愛奇藝對主營業務裁員,可能意味著周期正加速向下。
有七千多名員工的愛奇藝正裁員20% 至40%,涉及多部門、多層職級。
報道指市場、投放、渠道合作等部門裁員超30%,愛奇藝研究院、游戲中心等相對邊緣的部門 “幾乎全員被裁”,內容部門也裁員近30%,“很多工作室都沒了”。
《晚點 LatePost》從多位這次被裁的愛奇藝員工處了解到,早在11月初愛奇藝就裁了一些業務線員工,月底又集體通知一批。部分被裁員工收到兩種離職賠償方案:
待到12月底,當月仍有社保,但沒有 N+1個月的工資補償;
不待到12月底,當月沒有社保,但有 N+1個月的工資補償;
看經濟效益看的話應該多數人會選擇盡早離職、拿離職賠償。也有受訪對象說 “繼續待在公司很尷尬,就休完年假離職”。
今年愛奇藝估值和業績表現都很差,年初至今股價已經跌掉六成、總市值不到50億美元。
在大量線下娛樂活動因為疫情防控而間歇性停擺的情況下,愛奇藝每個季度的營收增速仍只有個位數,付費用戶數增長疲軟,今年前九個月累計經營虧損35億元。愛奇藝 CEO 龔宇在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上警告最后三個月收入增長可能會更掙扎。
愛奇藝營收主要由會員服務收入、在線廣告和內容發布構成。第三季度時會員服務收入約占57%、廣告占22%。
但跟包括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閱文等幾乎所有中國付費內容平臺一樣,愛奇藝也沒有讓足夠多的人養成為內容付錢的習慣,無法覆蓋龐大經營開支。今年7-9月愛奇藝的付費會員數環比下滑。這跟消費觀念、意愿,以及行業監管都有關系。
而宏觀環境疲軟、主管部門整治 “飯圈” 經濟、更嚴格規范選秀綜藝、對開屏廣告監管趨嚴等因素,削弱了愛奇藝的品牌廣告收入。
營業收入增長幾乎停滯的同時,愛奇藝的成本和費用繼續高增。今年三個季度的營業總開支增速均接近90%。這便是本輪愛奇藝裁員動機之一。
資本市場也許還沒有來得及消化愛奇藝裁員的影響,愛奇藝的美股盤前股價變化不大,基本跟著當天大盤走勢運行。不過大漲或者大跌的都不奇怪。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自1970年代以來,投資者對裁員的反應變得 “不那么消極”,因為這么做可以短期提高公司效率、提高利潤率(降低虧損率)。但長遠來看裁員可能隱含了企業對未來長期利益的悲觀看法,這不是什么好事。(文丨龔方毅 采訪丨時嫻)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