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攀升,民眾對住院陪護服務有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高質量需求。囿于市場供需的不平衡,傳統“護工”傭金過高、專業化程度有限、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存在較大的安全和糾紛隱患等問題逐漸暴露,日益成為民眾住院陪護“痛點”。
2024年2月,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統一部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印發《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試點方案》,將該項改革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同年3月1日,廣西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改革正式啟動,在廣西15家醫療機構先行先試。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介紹,廣西扎實推進醫療護理員統一登記、統一培訓、統一評價、統一著裝、統一標識、統一管理“六個統一”規范管理,堅持不額外增加患者負擔和財政負擔、不降低醫療護理從業人員收入“兩條底線”,不斷增強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醫院現有300余名醫療護理員,全部納入統一規范管理。醫院綜合患者滿意度、從業時間和技能等,為護理員制定了一套星級評定標準,星級越高,說明護理員的服務也就越好,相應的,收入也就越高。”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護理部主任張琰說。
“2024年12月,我因腰椎滑脫住院。在住院和術后恢復的這段時間里,一直聘請醫療護理員照顧。照顧我的醫療護理員非常專業,給予我貼心照顧,我的身體恢復得很好,過幾天就可以出院了。”在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骨傷科住院的患者方顯機說。
廣西各級人社部門主動擔當作為,制定培訓機構技術評估標準、培訓和評價規范,實施專項培訓計劃,編制標準教材,建立師資專家庫,嚴格按程序遴選第三方評價機構,堅持“屬地管理、考培分離”原則開展實操性、規模化技能培訓考核,以精準考核提升護理員隊伍整體素質。
據悉,此項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廣西15家試點醫療機構納入規范管理的醫療護理員達3527人,持有醫療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病患陪護專項能力證書人員達3476人,較改革前分別增長112%、279%;患者平均滿意度達97%,較改革前提高11%。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