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總部位于德國柏林和慕尼黑,是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德國“工業4.0”領軍企業。據介紹,自1872年向中國提供指針式電報機以來,西門子進入中國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目前西門子在中國擁有超過60家運營企業,其中包括1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
“西門子在華深耕150余年,充分彰顯著中國市場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的重要戰略意義。我們將繼續加碼中國市場。”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首席執行官奈柯(Cedrik Neike)介紹,去年10月,西門子成立中國創新產品事業部,大幅增加了研發投入。此前打造并發布了18款面向中國市場的創新產品組合。這些產品不僅能夠助力中國制造商降本增效,實現高價值轉型,也將進一步深化西門子在中國的價值鏈布局。
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助力工業領域智能化升級,并推動各行業加速探索AI應用機遇。奈柯表示,西門子內部已將DeepSeek作為大模型工具使用。此外,其軟件開發平臺與DeepSeek集成,為辦公家具制造商圣奧提供定制化AI解決方案。
過去三年,西門子的工業自動化業務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但隨后增速放緩。庫存過剩疊加經濟疲軟讓西門子面臨挑戰。不過奈柯預期,隨著中國、德國及G7國家人口老齡化加劇,未來西門子自動化業務會迎來顯著回升。“因為企業必須提升發展可持續性及能源效率,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是加強自動化。”
他指出,過去中國工業追求的是“規模越來越大”,而現在更注重“越來越智能”。“我相信其他國家也會從‘規模擴張’轉向‘智能升級’,而這一轉型的核心正是自動化。”
施耐德電氣自1987年進入中國。目前,中國已成為施耐德電氣全球第二大市場、最重要的創新和供應鏈基地之一,以及全球四大研發基地之一,其業務足跡遍布中國300多個城市。
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中國區產品市場總監程曉莉表示,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市場廣闊、產業基礎雄厚、創新資源豐富。近年來,隨著新質生產力發展,科技創新正驅動各大產業加快建設“數字生產力”和“綠色生產力”,也為施耐德電氣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她介紹,深耕中國市場38年來,施耐德電氣始終堅持研產銷一體化的“中國中心”戰略。這一戰略不僅使施耐德電氣能夠更快、更好地滿足本地需求,還通過能力外溢,與全球其他中心形成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業務發展。
“自2019年以來,我們在華的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已超過18%。”她表示,施耐德電氣將持續加大在華投入,積極打造面向不同行業的數字化和綠色化解決方案,同時發揮全球化的研發、生產和運營優勢,幫助更多企業連接產業價值鏈,攜手共塑工業影響力。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