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什么是壓縮比(超高壓縮比發動機)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什么是壓縮比(超高壓縮比發動機)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序:
在解析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壓縮比」燃油汽車裝備的是活塞往復循環式·內燃式熱機,這種機器做功的基礎是燃燒產生的熱能,推動活塞在氣缸內上下或左右的往復運轉;與活塞連接的是發動機的曲軸,活塞的運轉等于推動曲軸輸出動力。
(資料圖片)
這就是壓縮比的概念,但為什么要壓縮呢?內燃機壓縮的實際為進入氣缸內部的空氣,空氣在壓縮的過程中會出現分子的不規則碰撞摩擦;摩擦生熱是最常見的物理現象,壓縮的初衷就是為產生熱能。
汽油機壓縮比≤15:1幾乎是汽油內燃機的極限標準,大部分多點電噴機會在10:1左右,缸內直噴發動機的壓縮比普遍為13:1左右。壓縮比前面的數字越大則空氣被壓縮的程度也就越大,說白了就是空氣被“壓得更狠一些”;那么在壓縮過程中就會產生更強烈的碰撞,產生的熱能當然會更多。
簡而言之,壓縮比越高的發動機缸內溫度與壓力都會越高;高溫是提高燃燒效率(扭矩)的基礎,為什么這么說呢?
汽車與摩托裝備的發動機均為四沖程機,運行步驟為以下四個步驟。
進氣噴油壓縮蒸發燃燒做功排氣吸氣最核心的步驟往往被認定為做功沖程,其實更重要的是壓縮過程;因為液態燃油的燃燒速度很慢,只有蒸發為氣態后才能在幾十毫秒的剎那間,讓燃油盡量的接近充分燃燒。
固定量的燃油燃燒程度越充分,轉化出的熱能當然也就越多,這些熱能推動活塞曲軸運轉最終“創造”的就是「扭矩」了。
也就是說熱能越高扭矩越大,壓縮蒸發的程度越理想則熱能越高;那么在點火強度與燃燒效率相當的前提下,參與燃燒燃油多為氣態當然會產生更大的扭矩了——這就是汽油機要提高壓縮比以升級蒸發效率的原因,但為何柴油機要下調呢?
柴油機壓縮比柴油內燃機的壓縮比總是很高的,最高可以達到22:1,由此可見這種發動機的蒸發與燃燒效率都會非常高。但是最低的標準也可以低至8:1,不過平均還在15-20:1的范圍內,相比曾經普遍超20的標準可以說是越來越低了。
然而柴油機的壓縮比降低不是機器本身的原因,而是客觀因素導致的結果;因為壓縮比過高溫度就會越高,在標注你過高的溫度中會產生一種比較麻煩的物質。
這種物質叫做「NOx·氮氧化物」,它的危害在于會加速形成偏酸性的雨水;而酸性水對于土壤和農作物都會產生相當的影響,所以柴油汽車的主要尾氣檢測物就是NOx,但是為什么汽油機敢于升高呢?
原因有兩點,首先是很容易理解的“閾值”;不超過某個標準則產生氮氣在允許范圍內,而超過某個標準就會超標了。
其次則是汽油機采用的是「點燃式·做功」,燃油與空氣會在壓縮沖程中進行充分的混合,第三沖程才會開始做功——壓縮過程則為【預混合】。理想混合后的油氣為擴散式燃燒,狀態僅為與空氣混合的區域進行氧化反應。
但是柴油發動機是壓燃點火做功,依靠的是超高壓縮比產生的高溫,以超過柴油燃點的標準直接引燃(無需火花塞電出電弧引燃);這種燃燒的方式類似于“噴射式”燃燒,產生的火焰溫度是要高于汽油機的,標準可以超過600攝氏度。
空氣中78%的成分是氮氣,氮氣在高溫環境中會與氧氣(O2)產生化學反應;所以柴油機就會因燃燒溫度過高而產生更多的NOx,而且過高的溫度還會產生碳煙,其中的碳顆粒與膠質等物質混合后會成為積碳,排放出的部分就是PM2.5(顆粒物)。
綜上所述,柴油發動機在不考慮排放物影響的前提下,以超高壓縮比可以實現更大的扭矩,大扭矩提升的是低轉速的馬力;反之在必須考慮該問題的前提下,“權衡”的就是燃油經濟性了,凡事總不能兩全其美,基于呼吸的健康更重要,所以柴油機只能做出讓步。
至于汽油機即使提升也很難達到柴油機的標準,因為過高的壓縮比需要的是高密度的高標號汽油;標號越高的汽油燃燒的抗爆震能力就會越強,反之過低的標準就會越差。
如果壓縮比與壓縮溫度過高的話,在壓縮沖程中就會出現部分混合油氣像柴油一樣被壓燃。
結果會是異常的磨損和噪音,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會大幅縮短;而即使能通過技術緩沖掉振動,并且能做到保證磨損可控,但能夠接受使用高價格95/98#汽油的車主還是很少,所以汽油機的壓縮比雖然在提升可不會更夸張了。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瑞信(CS.US)CEO發表備忘錄 試圖讓市場相信其財務穩定性
- 財務大臣重申捍衛日元立場 日本央行9月政策會議摘要提及政策轉向
- 英國迎來黃金搶購潮 新政府“迷你預算”刮起恐慌風暴
- 高盛:美國家庭和外國投資者將分別凈拋售1000億美元股票
- 違約概率飆升至至少10年來最高水平 百年銀行巨頭瑞信被傳“爆雷”!
- 美聯儲在加息速度問題上已現分歧 市場Q4能否扭轉頹勢?
- 進一步加碼全球黃油市場 威士蘭乳業收購新西蘭乳企Canary Foods
- 國際能源署警告:歐洲在今年冬天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天然氣短缺風險
- 歐盟能源監管機構合作局:勢將為每日電價設定一個上限
- 能源價格暴漲139%!德國8月PPI同比飆升45.8%創歷史最大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