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全面放開二孩政策(2021年三胎政策已經來了)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全面放開二孩政策(2021年三胎政策已經來了)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2021年三胎政策已經來了)
(相關資料圖)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今年以來社會預期高漲的“二孩全面放開”終于落地,從“單獨二孩”到“全面放開二孩”相隔不足兩年,計劃生育政策的重大調整說明了哪些問題?生還是不生,你又該關心哪些方面?
上世紀計劃生育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在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上世紀70年代,為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緩解人口和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我國開始全面推行計劃生育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世紀人口發展呈現重大變化 多方論證后“全面放開二孩”
李斌表示,進入新世紀,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出重大轉折性變化,人口總量增長勢頭明顯減弱,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家庭養老撫幼功能弱化,少生優生成為社會生育觀念的主流,中央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根據“單獨二孩”實施情況,進行了多方案測算和論證后在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宣布“二孩全面放開”。
“全面放開二孩”將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李斌認為,這項政策的實施將有利于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的壓力,促進人口的均衡發展,也有利于促進持續健康的發展,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也有利于更好的落實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促進家庭的幸福和社會和諧。
國家正加緊修訂相關法規做好政策銜接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將加緊修訂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做好政策銜接,維護生育秩序,引導公眾負責任有計劃地生育。加強生殖健康、婦幼保健和幼兒園、托兒所等公共服務的供給,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更好地滿足人們需求。同時進一步簡政、便民、利民,做好服務工作,幫扶有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
專家:“70后”受益最大 需政策推動降低養育成本
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后,從群體上看,“70后”受益最大,“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較大,而“50后”和“60后”趕不上末班車。
陸杰華說,“全面放開二孩”只是第一步,想要達到政策的預期目標,讓大家敢生二孩、實現長期穩定適當的生育率,下一步需要考慮如何鼓勵和引導符合政策的育齡婦女在寬松的法律政策環境下生育,尤其是社會公共政策,從女性職業、產假、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都需要相應的公共政策來推動,降低養育成本。
“單獨二孩”放開時未迎生育高峰 育兒成本高是原因
2013年底“單獨二孩”政策頒布,但一年內全國僅有不足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不及預期一半,最終實際生育的人數更是大為減少。當時有網友算了一筆帳,生育成本包括懷孕、產后養子、教育經費、生活費用等。以北京為例,養育一個孩子到成人的成本約276萬元;以近年北京市人均家庭年收入5萬元左右計算,這需要一對夫妻不吃不喝工作20多年才能負擔。
當然,還有很多隱形成本未計算在內:進口奶粉、學位房、補習班、興趣班等。瑞士信貸銀行的報告稱,在中國一個孩子從出生到18歲的撫養費用平均約為每年2.3萬元人民幣,相當于中國家庭平均年收入的43%。無怪乎很多網友驚呼“房奴+孩奴=一生為奴”。
中國或迎來全職媽媽時代 但育兒負擔相對加重
2011年,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刊文稱中國近70%的女性參與就業,職業女性比例全球最高,“全面放開二孩”后國內不少媒體預測,保姆費用的不斷上漲、長輩隔代撫養引發的諸多弊病以及年輕父母對子女成長、教育的高度重視,中國或迎來全職媽媽時代。
然而要做全職媽媽面臨太多挑戰,半年產假后,如果選擇做全職媽媽,便會面臨個人工資收入、社保全無。不少全職媽媽在網上發帖,呼吁給全職媽媽上醫療和養老保險,哪怕有所折扣;同時希望能對全職媽媽發放育兒津貼,對育兒家庭有所減稅,以部分育兒支出抵扣上班丈夫的個人所得稅。
發達國家通過發放育兒津貼提振生育率
不少發達國家普遍實行育兒津貼和高福利政策,相對緩解了國民的育兒壓力。
新加坡:發放“嬰兒花紅”推出共同儲蓄
新加坡政府對擁有國籍的新生兒會發放“嬰兒花紅”,每個家庭的前兩個孩子可以每人給家庭帶來4000新元,也就是大概近2萬元人民幣的政府補貼,第3和第4個孩子各可得6000新元,大概人民幣3萬元。
此外,政府還推出1元對1元的兒童培育共同儲蓄,也就是家長在孩子的兒童培育戶頭每存入1元,政府就相應地存入1元,但是這個戶頭不能提取現金,只能用來支付孩子的教育和醫院診所費用等。
德國:家庭補貼金占國內生產總值9%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德國用直接的家庭補貼金改善家庭的收入狀況。2001年,德國用于家庭政策方面的資金為1800億歐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9%,支出了家庭撫養孩子成本的46%。不僅如此,德國還設立特殊家庭補貼,為貧困、傷殘、單親的特殊家庭提供支持。
法國:不同階段多項津貼緩解家庭壓力
法國也實行了生育津貼、入學津貼、對單親和貧困家庭的補貼政策。法國政府對3-6歲幼兒實行免費教育制度;對6-18歲青少年無論是在公立還是私立學校就讀均發放入學津貼。
來源/央視新聞綜合
本期監制/周慶安
主編/李浙 侯振海
編輯/呂小品
點贊期待國家繼續出臺惠民政策讓更多人想生、敢生、能生!↓↓↓
關鍵詞: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2021年三胎政策已經來了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首次超過美國 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338所中國大學上榜
- Meta市值縮水至2017年水平 扎克伯格身價排名跌出全球前十
- “雙11”成立自營物流公司 菜鳥回應:消息不實
- 瑞信(CS.US)CEO發表備忘錄 試圖讓市場相信其財務穩定性
- 財務大臣重申捍衛日元立場 日本央行9月政策會議摘要提及政策轉向
- 英國迎來黃金搶購潮 新政府“迷你預算”刮起恐慌風暴
- 高盛:美國家庭和外國投資者將分別凈拋售1000億美元股票
- 違約概率飆升至至少10年來最高水平 百年銀行巨頭瑞信被傳“爆雷”!
- 美聯儲在加息速度問題上已現分歧 市場Q4能否扭轉頹勢?
- 進一步加碼全球黃油市場 威士蘭乳業收購新西蘭乳企Canary F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