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從畢業從醫的壯志滿懷,到手術臺前的爭分奪秒;從與死神爭奪生命,到義無反顧的援疆義診;從以精湛醫術為生命搭建希望之橋,到精益求精銳意創新,培養醫療人才……王珺楠始終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將救死扶傷視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并為之努力奮斗。王珺楠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從醫26載,她以醫者的大愛和責任為生命護航。
作為一名心內科的醫生,王珺楠深知時間對于患者的意義,每次搶救都是生死時速的較量。有一年,王珺楠所在醫院半夜緊急收治了一位急性胸痛的病人,剛來到醫院樓下就出現了抽搐、意識喪失等癥狀,情況危急。王珺楠對病人進行初步檢查后,判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時間就是生命!需立即手術。醫院啟用了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她第一時間為患者進行心臟電復律,直到恢復心率,以確保順利到達導管室為其實施介入治療。經過不懈努力成功打通了堵塞血管,把患者從“死神”手里搶了回來。術后,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的身體逐漸康復順利出院。“當重癥患者經過搶救和治療恢復健康時,我感到很自豪,沒有辜負他們的信任,也沒有辜負醫生的天職。”王珺楠說。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就要有過硬的本領,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王珺楠對自己研究領域有執著的追求,從踏入醫學院校開始,始終刻苦鉆研,通過不斷的學習“充電”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她獲得了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及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等20余項課題。
2019年,省委統戰部要組織醫療人員赴新疆阿勒泰地區義診,王珺楠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為富蘊縣可可托海塔拉特村、白哈巴村等邊遠村莊牧民免費診療、送藥。在義診過程中,她熱情地接待每一名患者,認真細致地診療,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所有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有些患者語言不通,她就請當地醫生做翻譯,一遍一遍地解釋,完善診療方案,直到最后一名患者滿意離開。“我們去趟醫院很麻煩,來回路費也很貴,現在王醫生來到家門口給我看病,真的是幫了我大忙呢。”當地牧民說。期間,她還對哈巴河縣人民醫院和阿勒泰市人民醫院進行醫療指導和業務培訓,受到當地牧民和政府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
“當一名好醫生不僅要有細心和耐心,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王珺楠堅持用自己的專長奉獻社會,每年開展大型義診及科普宣講活動。帶領科室人員多次到琿春、通化、敦化、雙陽等邊遠地區義診。一次,她遇到了一名小女孩,瘦小體型與實際年齡不符,看起來發育緩慢。小女孩說從不敢做跑跳等劇烈運動,那樣會喘不上氣。王珺楠聽診后發現她的心臟雜音特別明顯,做超聲后證實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應該及時治療,否則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可她家里很困難,拿不出治病的錢。于是,王珺楠幫她聯系了先天性心臟病的救助項目,還為其組織愛心捐款公益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康復,小女孩的身體狀況得到根本好轉,她開心地拉著王醫生的手說:“謝謝阿姨,我終于可以和別的小伙伴一樣去上體育課了。”
26年來,王珺楠憑著一顆熱忱、執著的愛心在醫療衛生事業中默默耕耘,她始終心系群眾,視病人如親人,以高超的醫術救治了眾多患者,以高尚的醫德溫暖人心。王珺楠入選了“吉林好人”,近日,獲評第十屆“吉林省道德模范”。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茗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