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筑牢數據“防火墻”,防范“看不見”的危險
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從社交媒體互動到在線購物,再到智能家居設備的語音指令,每一次輸入、每一次喚醒、每一次搜索都在產生數據,與此同時,數據泄露、濫用等個人數據安全問題也常常沖上熱搜,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數據安全不僅關乎個人隱私,更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要“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維護國家數據安全”。筑牢“防火墻”,謹防“看不見”的危險,需要我們琢磨透“有界無邊”的數據安全課題,共同答好這個關系發展的“時代之問”。
繃緊“防范弦”立牢根基。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發展,網絡犯罪手段更為隱蔽,面對數據安全這些“看不見”的危險,我們身邊的一些人會萌生“防不勝防”“索性不防”等模糊認知。如何繃緊“防范弦”,增強數據安全防范意識是關鍵。宣傳普及數據安全防范常識、關照“一老一少”兩類特殊群體,增強全社會識別數據安全風險的能力,才能讓保護數據安全的“防火墻”立牢根基。
積極“見行動”踐行宗旨。防范“看不見”的危險,踐行為民宗旨重在落實,需要我們更為積極地“見行動”。近年來,國家網信辦、網絡安全行業協會等部門部署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等系列活動,推動網絡環境顯著改善,數據泄露事件大幅減少,公眾網絡安全感明顯提升。
織密“共治網”應對挑戰。共筑數據安全“防火墻”,仍需要各方攜手共進。主管部門要牽頭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形成齊抓共管的監督合力、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數據安全責任主體要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及時落實定期更新軟件、設置復雜密碼等基礎防范措施;科研院所要推進科技創新,發展人工智能、加密技術等技術革新,增強風險監測預警的能力,處置潛在的安全威脅。
數據安全,久久為功。應對“有界無邊”的數據安全挑戰,回答好關系發展進步的“時代之問”,我們要共筑“防火墻”,謹防“看不見”的危險,為構建一個安全、和諧的清朗網絡空間而持續努力。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