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4時50分,在四川成都安靖站,200余名老年人興高采烈地登上了Y968次“熊貓專列”,開啟一段難忘的旅程。這趟開往貴州安順的專列,是成都國鐵局今年計劃開行的100余趟銀發旅游專列中的首班車,整個行程為5天4夜。
銀發旅游專列指專門為老年客戶群體開行的旅游列車。前不久,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鐵集團等部門發布《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提出“到2027年將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線路多樣、主題豐富、服務全面的銀發旅游列車產品體系。完成設計100條以上鐵路銀發旅游精品路線,打造160組銀發旅游列車適老型專用車組,銀發旅游列車開行規模達到2500列以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擴大文體旅游消費,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銀發旅游專列能為老年游客帶來哪些新體驗?銀發旅游列車的陸續開行,將從哪些方面帶動整體消費擴容提升?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針對老年游客特點設置服務設施
“玩得很盡興,也非常舒服。”71歲的重慶市民藍文武,在體驗了此次“熊貓專列”旅程后不停地稱贊。
藍文武說,此前他聽朋友說起過銀發旅游專列,春節前看到“熊貓專列”開售,只需要2000多元,第一時間就和老伴兒預訂了名額。發車當天,他們提前幾小時從重慶趕到成都。
上車后,車內的設施布局讓第一次乘坐旅游專列的藍文武耳目一新:“車廂整潔明亮,有淡淡的香味,床鋪柔軟暖和,還專門為老年人增設了加寬護欄、防滑扶手、緊急呼叫器,淋浴室還配備了折疊椅凳和熱水洗腳噴頭等。”
藍文武回憶說,他和老伴兒常報名旅游團出游,但乘坐的火車大多車廂陳舊、設施簡陋,沒有電視和無線網,車廂內還常混雜著難聞的氣味。
成都國鐵局商旅部工作人員周子豪介紹,這趟“熊貓專列”是以“開往春天”為主題,途經貴州安順、興義等地,串聯起百花興義、羅平油菜花海、萬峰林等景區,讓老年游客開啟一段春日賞花之旅。列車上設有娛樂室、閱讀區、棋牌室,公共活動區還有小吃、卡拉OK等休閑項目。列車上還配有專業醫護人員,提供餐食搭配、健康監測等服務。
從“趕路”到“慢游”
除了良好的設施和服務,整趟旅程的舒適節奏讓藍文武最為滿意,“夜間可以在車上美美地睡覺,白天到站后,大巴車直接接送到景點,一點兒都不累”。
藍文武告訴記者,他以前參加的老年旅游團,多是早上出發,深夜才能休息,行程就是不斷趕路,到了景點導游還不停催促。“這次完全不同,導游會延長每個景點的游覽時間,全程都在提醒大家‘慢慢玩’。”藍文武說。
“銀發旅游專列從‘趕路’到‘慢游’的轉變,契合了老年游客對旅程舒適度和品質感的需求。”從事導游工作10多年的熊陽認為,“慢旅行+深體驗”模式既能讓老年游客實現一站式打卡景點,還能保證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時間,讓旅行不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
記者關注到,近段時間國內多地各種主題的銀發旅游專列深受老年游客青睞,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例如,3月15日由哈爾濱東站始發、為期14天港澳暢游之旅的Y64次銀發旅游專列,上線后546個旅游席位很快被搶訂一空,有的游客為搶車票連續三天“蹲守”購票系統。
中國旅行社協會鐵道旅游分會秘書長曾輝表示,春運后國內銀發旅游專列進入運營旺季。老年群體偏好錯峰出行,氣候轉暖疊加鐵路運力釋放,需求顯著增長,市場持續升溫。
“全國各地銀發旅游專列的陸續開行,將沿線城市的‘吃住行游購娛’串聯起來,帶動餐飲、住宿、文娛等產業協同發展,為地方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曾輝說,銀發旅游專列作為移動的文旅載體,接下來還將融入養生、文化體驗等元素,將交通過程轉化為沉浸式消費場景,滿足銀發族對健康出行和文化消費的雙重需求。
推動景區設備設施適老化改造
“老年游客群體對旅游專列的高度熱情,也加速了文旅行業提升適老化建設和服務的進程。”熊陽從從業者的角度觀察到,一些景區景點已經開始完善“‘列車+景區’的最后一公里”。《計劃》也要求,積極推動景區與銀發旅游專列聯動,推動景區設備設施適老化改造。
“有的景區將游玩項目內容朝著適老化方向改進。”剛剛結束在廣西的6天旅行,回到重慶的徐菊芳介紹說,她對在陽朔體驗的“山水慢時光”線路印象深刻,“導游專門為老年游客縮短了游覽路程,行程中增加文化講解站,可以更深入地領略到桂林山水的魅力”。
在山東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一條山地無障礙通道讓老年游客可以坐著輪椅直達海拔接近千米的人行懸索橋。寧夏銀川的西夏陵景區推出老年人專屬服務,包括提供智能講解器、共享輪椅等設備,并配備專業醫療人員及時提供服務。
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提及,國內文旅行業一直面臨適老化旅游標準缺失的痛點。重慶某旅行社市場部主管張宗軍表示,希望在銀發旅游專列熱潮的推動下,文旅行業從產品設計、服務水平到應急響應等進行全新構建,盡快建立完善適老化旅游標準體系,制定詳盡的量化標準,更好地滿足老年游客的旅行需求。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