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筆者通過在美國的采訪,嘗試“解讀華爾街”,如今驀然回首,大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慨。華爾街的光環漸漸褪去,上周,美國的“散戶”聯合起來將金融大鱷打得滿地找牙的新聞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似乎讓許多“草根”出了一口惡氣。但究竟真相如何,眾說紛紜。至少從華爾街的20年變遷中,我們看到了美國走下坡的長長背影。
加速衰落,因那場美國“經濟9·11”
“一流人才去華爾街,二流人才進大公司,三流人才進政府部門”。這話雖然說得過于極端,但多少反映了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傾向、人才流動梯度結構和總體格局。毫不夸張地說,當年的華爾街吸納了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們獲得世界上最好的工資待遇和成就感,所以大家打破腦袋都想擠進華爾街。
金融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團隊,形成三位一體的華爾街生態和食物鏈,他們相互依賴,彼此抱團取暖,努力賺走世界上的每一個銅板。在金融資源相對稀缺的年代,華爾街處于食物鏈頂端,也將美式金融霸權推向巔峰。中國公司以到華爾街上市為榮,中國石油巨無霸、電信巨頭以及新浪、網易、搜狐等門戶網站競相亮相紐約。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發動的恐怖主義襲擊摧毀了金融帝國象征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而2007年下半年爆發、2008年推向高潮的美國次貸危機,對金融帝國的傷害則可謂傷筋動骨。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金融危機表明其“患的是白血病”。
“9·11”事件無疑是美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并被不少學者視作美國從巔峰走向衰落的標志性事件。而從2017年開始,特朗普執政的4年,將美國加速推向“后真相時代”,以至于“事實核查”成為新職業,美國墮落的速度遠超衰落的速度。20世紀頭20年,拉開了華爾街從“黃金時代”走向“白銀時代”的序幕。如今,硅谷的風頭超過了華爾街,如果說20年前能從硅谷跳槽到華爾街,雇員的工資立刻提高30%,而現在正好相反。
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科技創新成為時代的潮流。在資金相對充足的時代,金融公司開始追逐初創公司,創新取代資金成為最稀缺的資源。華爾街與硅谷的關系就是在這種力量的牽引下實現了位置的轉換。高科技公司的IPO(首次公開募股)相對容易,可以讓許多人一夜暴富,對財務自由的向往,吸引著一大批優秀年輕人的加盟——華爾街不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有長期供職于美國頂級金融公司的資深人士不無感慨地告訴筆者,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后,迎來華爾街金融業監管較少的黃金時代。但自打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美國政府出面營救,也因此出臺一系列監管措施,華爾街換來的是一身枷鎖,業務開展動輒得咎,地位江河日下??梢姡堰@場金融危機視為美國的“經濟9·11”并不為過,華爾街在這場危機的沖擊下也在加速走向衰落。
一位學者的總結:“華爾街不長記性”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傳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烙印,能看清時代發展方向者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隨波逐流。2008年美國時任總統小布什出席北京奧運會后感嘆道:沒想到中國發展得這么快!所謂“中國偷吃美國午餐”的說法在美不脛而走。面對焦頭爛額的次貸危機,即將離任的他非常清楚,中國正在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競爭者”(2000年小布什競選時對中國的定義)。
歷史會永遠記住2001年。這一年發生了兩件載入史冊的大事:一是“9·11”,二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數億勞動力洪流進入全球化的世界分工體系之中。一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迅速將中國變成“世界工廠”,另一個則以反恐為要,忙于發動戰爭。與此同時,華爾街的大佬們正忙著制造另一個金融泡沫,將房地產業推到了懸崖邊。“華爾街不長記性。”這是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席勒(《非理性繁榮》作者)給的定性。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許多公司被打垮。華爾街貪婪的本性并沒有在錯誤中得以糾偏。
2011年“占領華爾街”運動是美國社會矛盾總爆發的一個表現形式。“貪婪的1%的人所犯的錯誤卻讓99%的老百姓來承擔”,這是該運動的口號及核心訴求。之后美國社會矛盾進一步沉淀,以至于2016年政治素人特朗普當上總統——無異于美國版“政治9·11”。而上周“散戶血洗華爾街”大戲,則成為民粹主義在金融領域的一次宣泄。
許多專家把這次“散戶起義”與特朗普上臺視為同一性質的事件。全世界都在嘲笑華爾街的精英脫掉了起碼的偽裝,破壞了最基本的交易規則。但無傭金交易平臺羅賓漢公司(Robinhood)的解釋是,拔網線、刪交易代碼都是夸大宣傳,根本原因還是當天交易量過大,交易價格過于動蕩,客戶無法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度A爾街日報》也發表社論,專門為這些券商辯解,稱“這些交易的任何一方,不存在罪人或圣人……”
華爾街走到今天,落得個被散戶狙擊的下場,既是草根對美國金融制度發起的挑戰,也是美國整個社會內卷與反噬的全方位體現。這些年來,美國仗著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拼命印鈔,讓全世界為之埋單,甚至在特朗普時代直接搞起“無限續杯”的量寬政策。決策者試圖讓全世界相信,這個貨幣龍頭不會輕易關上。利率為零甚至實際利率為負的政策導致美元泛濫,貨幣萬能主義盛行。一些大型公司股票一天漲個10%是家常便飯,美國股市創下新高,與基本面完全脫節。金融本是資金的融通,現在卻變成“野蠻人”。“這就像家里養了一條狼犬,你天天訓練它咬人,最后反把主人給咬了。”一位長期在華爾街打拼的人士對筆者說。
從散戶抱團拉抬游戲驛站(GME)股價,到美國院線(AMC)的股票上下翻飛,從對諾基亞公司股票的護航到本周對白銀發起攻擊,美國散戶與機構之間的游擊戰全面開打,并在全世界形成示范效應。不過,這場博弈真正受益的只是少數金融暴民,大多數人還是受害者。在機構為主導的社會里,散戶只能濺起幾朵小浪花,很難掀起驚濤駭浪。機構笑到最后是大概率的事,此次事件散戶玩的“擊鼓傳花”游戲,最終將是一地雞毛。
走向“政治化”,一個不祥之兆
這次美國散戶大鬧華爾街,且一度得手,實際上是“特朗普現象”在金融領域的反映。沒有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美國不會出現特朗普式的人物。沒有“談股論金”論壇,散戶也不可能有如此大力量去對抗機構投資者。梅爾文公司等被腰斬,眾多對沖基金損失慘重。對沖基金從中獲得的深刻教訓是,過度做空也是有巨大風險的,貪婪也需要適可而止。
有金融專家認為,散戶的作用被夸大了,其背后還是機構與機構的對決。不過,更多專家則認為,互聯網時代絕對不能低估網絡的力量。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股市出現了“去機構化”的特點,與A股近兩年出現的“去散戶化”形成鮮明對照。過去幾十年,美國散戶因在信息獲取、金融杠桿應用等方面存在天然劣勢,基本上被機構消滅,但疫情導致許多人只能在家辦公,一些人開始在網上炒股,散戶大幅度增加,社交媒體成為散戶的虛擬討論平臺。“如果做多的力量集中于盯著一兩只股票且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他們完全可以取得成功,并極具破壞性”。
游戲驛站的玩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他們與特朗普的支持者并不存在交集,這些人目睹父輩被華爾街宰割的一幕,對金融資本家恨之入骨。另一方面他們哀嘆美國階層固化、找不到出路,對社會有著強烈的報復心態。這些人根本不去研究基本面,而是跟著情緒走。游戲驛站作為售賣游戲光盤為生的實體店,承載著這一代人的童年回憶。由于互聯網的加速發展,實體店的經營每況愈下,游戲驛站被做空在情理之中,而他們以“決一死戰”的心態與華爾街做空力量叫板,顯示出與美國金融體制抗爭的本能。懷疑主義和憤世嫉俗是這個群體的主要價值取向,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摧毀一兩家對沖基金公司,并以此將自己的行為“英雄化”。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股市的“去機構化”與中國股市的“去散戶化”,都是金融發展的一個階段,但背后面臨同一個問題,即違反規律和經濟基本面的“抱團取暖”,本質上都是市場操縱行為。如果監管不到位,難免會對市場產生多米諾效應。億萬富翁馬斯克近日發推,這一次站在了做多的一方。他稱,“不是你的車,你不能借來去賣掉;不是你的房子,你不能借來賣掉;憑什么不是你的股票就可以借來賣掉?”的確,規則的制定者通常是最大的受益者。當對沖已經異化成豪賭工具時,監管者的責任和邊界到底在哪里?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許多公司的股票被禁止做空。疫情當前,一些企業的困難可能是暫時的,但如果任由市場無形之手操控,尤其是允許做空力量橫行,恐怕將加速一些公司的死亡。
美國2020年的GDP是-3.5%,而股市卻大幅度上漲,這種靠濫發貨幣撐起來的“水牛市”終究走不了太遠。德意志銀行最近對627位專家的調查表明,90%的人認為美國金融市場處于泡沫之中。今年1月份,谷歌搜索中“泡沫”一詞出現的頻率創了歷史新高。目前,美國標準普爾市盈率為22倍,與2000年泡沫破滅前的25倍相距不遠。
市場正在尋找指數調整的借口。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拜登政府將出新能源政策,很可能將頁巖油和頁巖氣的產業泡沫擠破?;茉凑劜簧鲜钦嬲饬x的現代高科技,但在華爾街的包裝下,這個產業被打包成各種高科技產品,發行大量金融債券,有點類似于2007年的次貸。美國金融市場的下一次“完美風暴”究竟以什么方式呈現,是全世界都提心吊膽的事。歷史反復證明,沒有任何股市能夠脫離“地球引力”。
令人憂慮的是,由于特朗普對華發動新冷戰,將華爾街一并納入遏華的戰車。華爾街的政治化,也在侵蝕與瓦解美國的資本和政治信用。一些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被紐約證交所強制退市,客觀上降低了華爾街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也讓華爾街失去了大把賺錢的機會,這讓他們心有不甘,這恐怕也是華爾街聯手美國建制派做掉特朗普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華爾街在美國政治天平中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尚需觀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的國債需要有人買,美國基礎設施債券要有人競價,美國的新能源產業需要有人掏錢。處在十字路口的美國究竟何去何從,華爾街的資本力量需要與美國政客展開一場事關命運的博弈。(作者為大公報副總編輯)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新東方2000多億市值灰飛煙滅 新東方市值2022-06-13
- 今年養豬的都虧了怎么辦 養豬價錢多少開始2022-06-13
- 外星生命對人類的意義 人類什么時候能發現2022-06-13
- 詐騙案立案半個月沒消息 詐騙案一年多了也2022-06-13
- 同行惡意舉報至工商局 老板跑路了工商局2022-06-13
- 星巴克可以不消費嗎 星巴克不消費可以進去2022-06-13
- 羅永浩供應鏈公司 羅永浩公司發生了什么 2022-06-13
- 為什么中國男排贏了也沒人夸 中國男排大名2022-06-13
- 喉嚨有痰咳不出咽不下 咽喉有異物感是怎么2022-06-13
- 用了MLAY美呀智能冰膚脫毛儀之后,閨蜜竟變2022-06-13
- “化石獵人”發現歐洲最大掠食性恐龍 長2022-06-13
- 速看!“2022年全球市值總額百強”出爐!2022-06-13
- 你知道嗎?與伴侶同床共枕時,睡眠質量更好2022-06-13
-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吸煙?患骨質疏松癥和早2022-06-13
- 研究表明:吃太多營養的魚也可能是一件壞事2022-06-13
- 漢堡大學激光物理研究所觀察到連續時間晶體2022-06-13
- 80多萬字全靠手寫 99歲老人花30年編纂古籍2022-06-13
- 賢合莊經營糾紛!陳赫回應:始終保持創始人2022-06-13
- 知網開放個人查重:研究生論文3次免費 2022-06-13
- 中國抗腫瘤藥代表企業布局情況:依托優勢產2022-06-13
- 2021/22年全球大豆結存量將達到1.02億噸2022-06-13
- 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線上渠道營業收入大幅增加2022-06-13
- 全球制藥設備行業專利市場價值:總價值6.912022-06-13
- 中國智能照明行業競爭狀態總結:行業潛在進2022-06-13
- 中國工業軟件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寶信2022-06-13
- 今日熱議:“百病皆生于氣”,經常疲倦、乏2022-06-13
- 每日短訊:多吃主食死得快?米飯其實是“最2022-06-13
- 今日熱聞!經常不吃早飯,可能會給身體帶來42022-06-13
- 每日快報!科學家發現中年患者食道癌和巴雷2022-06-13
- 熱門看點:科學家向超材料的實時、遠程和無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