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論壇共舉辦1場主論壇、3場專題論壇,并展出了18家省級農科院、4所高校、9家企業共144項科技成果。
簽約儀式。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供圖
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確保糧食、能源安全是重大戰略性根本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協主席陳勇在報告中分享了農林廢物能源化、資源化利用等農業新質生產力重點方向的思考,并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方向,要理智、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印遇龍以“優質豬育種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介紹以豬育種核心技術研發、優質豬新品種培育、優質豬產業推廣等賦能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并展望了培育生豬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廣闊前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堅持秈稻品質遺傳改良的不斷創新,創建了水稻品質育種高效技術體系,大幅提升了育種效率,為我國秈稻品質改良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指出,發展秈粳雜交稻將是我國糧食增產新的增長點,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他還介紹了秈粳交雜交水稻育種與應用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
再生農業是一種面向未來的農業模式。日本茨城大學教授小松崎將一聚焦土壤生物多樣性的促進與全球氣候變化的應對,提出通過提高土壤質量、優化種植模式等方式,提升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再生農業策略。
基因組學在農業基礎生物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陳廷峰做了題為“農業基因組學加速未充分利用的豆科植物的基因組研究”的專題報告,分享最新研究進展。他還表示,香港與內地的農業科技研究及成果轉化合作越來越多,前景十分廣闊。
此次論壇上,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分別與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山大學、寧夏農林科學院等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企業進行合作簽約,將開展政產學研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與產業互促雙強。(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院士專家齊聚廣州探討大食物觀下的糧食安全2024-11-16
- “跨越六十年:人工智能的創意之火”展覽在2024-11-16
- “跨越六十年:人工智能的創意之火”展覽在2024-11-16
- 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福建啟幕 臺灣館開館2024-11-16
- 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福建啟幕 臺灣館開館2024-11-16
- 東北縣城發力“顏值經濟” 年產2億片美瞳2024-11-16
- 東北縣城發力“顏值經濟” 年產2億片美瞳2024-11-16
- 福建漳州邊檢助力今年首艘菜籽船通關2024-11-16
- 全國專家聚首山西“頭腦風暴”陳醋如何實現2024-11-16
- 首屆中國—澳大利亞工商領導人圓桌會議將在2024-11-16
- 走進民企看發展 |“嗍粉人”姚漢霖:一包2024-11-16
- 走進民企看發展 |“嗍粉人”姚漢霖:一包2024-11-16
- 首屆中國—澳大利亞工商領導人圓桌會議將在2024-11-16
- 全國專家聚首山西“頭腦風暴”陳醋如何實現2024-11-16
- 第十九屆中博會展示“專精特新”最新成果2024-11-16
- 第十九屆中博會展示“專精特新”最新成果2024-11-16
- “從錢凱到上海” 中拉陸海新通道預示著一2024-11-16
- 福建漳州邊檢助力今年首艘菜籽船通關2024-11-16
- “從錢凱到上海” 中拉陸海新通道預示著一2024-11-16
- “三回升、兩穩定、一提振”!10月宏觀經濟2024-11-16
-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工業上樓 讓工業用地“2024-11-16
-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工業上樓 讓工業用地“2024-11-16
- 【透視】英媒:錢凱港開港造福秘魯,將徹底2024-11-16
- 【透視】英媒:錢凱港開港造福秘魯,將徹底2024-11-16
- “絲路海運”命名航線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2024-11-16
- “絲路海運”命名航線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2024-11-16
- 全國農資保供平臺正式成立2024-11-16
- 10月份外匯市場運行平穩 跨境資金延續凈流入2024-11-16
- 10月份外匯市場運行平穩 跨境資金延續凈流入2024-11-16
- 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找46家藥企懇談都談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