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出口轉向企業出海的時代大幕拉開,“主動布局”“技術輸出”“本土化”“合作共贏”等,顯然已成為眼下新一輪中國企業“出海潮”中的新關鍵詞。
西井科技E-Truck車隊助力秘魯錢凱港自動化建設。西井科技供圖
中國企業的“必答題”
中國市場這么大,為何還要主動迎接挑戰,踏上出海新征程?
不少企業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下,中國企業理應積極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獲得發展機遇。而中國強大的制造業體系與不斷提升的科技創新力則是驅動企業主動走向世界的內生力量。
2016年,西井科技觀察到連通全球經貿的國際航運業正步入高速增長期,決定用AI技術賦能集裝箱物流,提升全球貿易流轉效率。五年多時間,西井科技以智能駕駛產品、集成管理系統、數字化流轉平臺等為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構建起高度智能化的集裝箱物流管理運轉體系,助力“毛細血管”與國際貿易“主動脈”高效融通。
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也在不斷被海外需求“看見”。“2022年,新加坡港口通過中國本土合作伙伴向我們提出需求,希望引入外骨骼機器人以提升搬運效率并保障工人安全。這讓我們意識到海外市場對技術賦能和勞動保護的迫切需求,決定‘走出去’。”外骨骼機器人企業傲鯊智能海外業務負責人陳郝表示,全球化不僅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更是企業技術迭代的驅動力。通過與國際合作伙伴互動,能更快吸收前沿需求,推動產品創新,形成技術與市場的雙循環。
“中國企業需要在全球市場中檢驗實力,”帕黎斯實業董事長余志嘉以新能源領域舉例,中國近年來的技術發展和相關經驗已處于世界領先梯隊,行業發展快、規模大,制造成本降速快,技術更新迅速,“我們不能滿足只在本土檢驗發展成果,只有經受住全球市場的考驗,才是真正有競爭力的新一代企業。”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閻海峰指出,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中國企業要想穩立于全球市場,必須以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加自覺主動的方式走出去,鞏固企業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地位。
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超大型自航絞吸式挖泥船“新海鯊”在中東地區淺海海域開展人工島的吹填作業。 上海市經信委供圖
高水平“走出去”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從“貿易出海”到“生態扎根”,中國企業開啟的“新航海時代”有何不同?如何真正成為全球化企業?今天,擺在中國出海企業面前的命題無疑更為復雜。
“作為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企業‘高水平走出去’是必然要求,”在閻海峰看來,高水平走出去不僅是自發更應是自覺的,是更加系統性、有組織的,是對標高水平經貿規則、向價值鏈上游躍升的“走上去”。
中國企業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專注于以數字化科技賦能制造升級的黑湖科技近年來通過“陪伴客戶工廠出海”與“自身產品出海”的雙軌模式,助力50余家中國制造企業完成海外的本地化建設,平均減少15%的海外運營成本。
黑湖科技觀察到,當前中國領軍企業呈現出“集體出海”的新趨勢和“整廠輸出+本地化運營”的布局特征,將國內積累的先進管理模式和數字化能力“復刻”至海外。黑湖科技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打通國內與海外工廠,實現了全球生產基地的標準化運營管理及實時數據互聯,促進了技術轉移與人才本土化培養。
數據主權和隱私保護是中企出海常遇的難題。中立云計算服務商優刻得通過前瞻性布局海外節點,形成了覆蓋東南亞,北美、歐洲等核心經濟帶的云計算資源池。
“憑借自主研發的彈性計算、全球加速網絡等技術,‘混合云+本地化合規部署’解決方案既滿足了海外市場對數據主權和隱私保護的嚴苛要求,又為出海企業提供多地容災備份和智能流量調度能力,助其降低出海成本,為中國新一輪出海浪潮構筑堅實的技術底座。”優刻得高級副總裁周可則表示。
如何做好本土化是“高水平走出去”無法回避的課題。上海昌輝集團總裁王正中坦言,制造企業出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主要來自于全球供應鏈的復雜性及各國政策壁壘的不斷增加,而“本土化”則是破局“密鑰”。
“我們依托生態設計與智能制造兩大優勢,在當地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協作模式,建立海外團隊以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環境,形成與當地政府、合作伙伴、供應商之間穩固的生態協作關系。”王正中觀察到,技術、團隊和供應鏈的本地化,能有效降低政策壁壘和供應鏈波動帶來的影響,實現穩步發展。
在埃及,昌輝集團與當地政府合作,于蘇伊士經貿區打造汽車零部件生態型制造基地。“項目投產后,能為當地帶來穩定的就業崗位,同時與埃及本地大學、職業院校共建實訓基地,培養當地制造業人才,互利共贏。”王正中說。
這也意味著,中國企業在踏上出海征程伊始,就在以生態共建、合作共贏的理念和目標,構畫著“新航海時代”全然不同的未來圖景。
設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全國首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窗口。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供圖
從上海“揚帆”,向世界遠航
3月21日,2025中資企業高水平“走出去”大會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下稱“臨港新片區”)召開。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橋頭堡的臨港新片區,承載著成為“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的重要跳板”的戰略使命,矢志為中企出海“開路護航”。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國際合作首席事務官鐘儒育表示,臨港新片區在如跨境金融、離岸貿易、跨境數據流動等方面以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政策為企業出海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的政策環境。同時臨港新片區已集聚了眾多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創新企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圈,為企業出海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此外,臨港新片區致力于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能夠為企業出海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合作機遇。而設立于此的“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可為出海企業提供從政策咨詢、項目備案到跨境金融、法律仲裁等一站式服務,大大降低了企業出海的門檻和成本。
在多家企業看來,上海對硬科技發展的鼎力支持、成熟的供應鏈和前瞻的制度創新為企業提供了快速起步、發展壯大的先天優勢。在企業出海過程中,從海外檢測認證服務到知識產權布局支持等,優質的營商環境全方位降低了出海門檻。而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則再度放大了產業鏈集群和外向型人才資源優勢,成為企業高水平走出去的堅實后盾。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中企出海2.0時代:上海何以“領航”企業“2025-03-23
- 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貴州經濟向“新”2025-03-23
- 川江何以蘊酒源?“大咖話川酒”第二季開啟2025-03-23
- 川江何以蘊酒源?“大咖話川酒”第二季開啟2025-03-23
- 業界人士共話牡丹芍藥產業發展:出海與“榨2025-03-23
- 萬事達卡攜手邁凱倫車隊 首次亮相世界一級2025-03-22
- 中國(同江)跨境電商(9610)海關監管中心2025-03-22
- 天津再生水利用率提高至48% 節水技術得到2025-03-22
- 黑龍江省品牌農產品組團“入粵融灣”2025-03-22
- 南北方多地最高氣溫將沖擊3月紀錄 下周寒2025-03-22
- 牡丹江海浪國際機場3月30日起全面停航2025-03-22
- 牡丹江海浪國際機場3月30日起全面停航2025-03-22
- 2025重點工業行業水處理技術創新與應用大會2025-03-22
- 醇香致敬匠心,五糧醇攜手CCTV-17《三農群2025-03-22
- 莫斯科國際旅游展 中國展臺受“熱捧”2025-03-22
- 廣西全力守護好漓江水環境安全 精準治理整2025-03-22
- 廣西玉林商品在越南受青睞 建材海外覓商機2025-03-22
- 體重管理成春日新風尚 年輕人青睞“中式”2025-03-22
- 民政部將施行婚姻登記“全國通辦”2025-03-22
- 吉林通化市柳河縣發生3.3級地震 震源深度12025-03-22
- 電力護航廣西現代化農業生產 繪就綠色鄉村2025-03-22
- 電力護航廣西現代化農業生產 繪就綠色鄉村2025-03-22
- 滿足旅客便捷化出行 國鐵太原局上線11款計2025-03-22
- 滿足旅客便捷化出行 國鐵太原局上線11款計2025-03-22
- 摸清家底!我國掌握1.8萬多種中藥資源種類2025-03-22
- 摸清家底!我國掌握1.8萬多種中藥資源種類2025-03-22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勞務派遣單位信用等2025-03-22
- 頻頻“上新” ,誰能成下一個年代劇爆款?2025-03-22
- (聚焦博鰲)前瞻:在博鰲聆聽中國對外開放2025-03-22
- (聚焦博鰲)前瞻:在博鰲聆聽中國對外開放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