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經絡”,它連通生產和消費,關乎民生和發展。近年來,我國圍繞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推出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改革舉措。“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專項行動”還被列為了今年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之一。那么,圍繞進一步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各地如何打通堵點,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走深走實?
凌晨時分,河北廊坊一個占地3.7萬平方米的物流中轉場,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分撥中心內,上層用于倉儲,下層用來中轉,每小時約5萬件包裹通過自動化系統的精準分揀后,被運送至裝車區域,再由一輛輛大貨車送往全國40多個地區。
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了1700億件,預計今年將增長至1900億件,物暢其流的背后是對成本和效率的極致考驗。
物流成本貫穿于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是經濟運行效率的關鍵影響因素。作為制造業大國,我國制造業物流總額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接近90%,同時,我國也是一個具有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持續推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減少不必要的物流環節和成本支出,能夠有力增強制造業發展動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從而有力推動我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商務部研究院現代供應鏈研究所所長林夢:“降低物流成本對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有明顯的支撐作用,比如,物流效率的提升弱化了地理距離對于市場的分割,有助于加速形成一個統一市場。通過構建統一大市場,消除跨區域的制度性障礙,統一相關規則標準,也有助于降低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物流的銜接運作效率。”
作為我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關鍵一環。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總體保持下降態勢。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4年的14.1%,這意味著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從18元降至14.1元。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仍然較高。
林夢:“全社會物流成本是一個宏觀概念,它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產業和資源布局、物流基礎設施條件、物流集約化現代化水平等。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普遍只有7%,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
一家總部位于黑龍江伊春的白樺樹汁生產企業,去年經過多方考察,將成品的物流中轉倉庫放在了河北廊坊,依托著當地發達的物流基礎設施和服務,其多數商品都能基本實現當天下單、次日送達。目前,企業從生產到流通銷售環節,全部為公路運輸,物流成本如果還要下降,則需要利用更多的交通方式。
北京嘉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李蕾:“在工廠伊春那邊,鐵路貨運現在基本上是停滯狀態,我們有需求從伊春直接通過鐵路運輸到廊坊,然后再短駁到這邊,這樣成本會降很多。我們不僅考慮鐵路,如果加工廠要再往南一點,在廣州那邊可能還要考慮從海運走,比如,從東北的港口出去,然后坐船過去也可以。公鐵路聯運如果行的話,至少能降20%到30%的運輸成本。”
該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在我國生產型企業中極具代表性。以運輸方式來看,公路運輸成本最高,卻承擔了我國物流市場七成以上的運力,成本相對低廉的鐵路和水路的運力卻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是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
地處魯西南腹地的曹縣,外貿企業云集,從罐頭食品到家具工藝品,都需要通過青島港裝船銷往海外。兩地相聚500多公里,如何將貨物以最快最經濟的方式運輸到港口裝船,既不耽誤海外訂單的交付,也最大程度節約物流成本,是這里每個企業考慮的大問題。
幾年前,該企業通過傳統的公路物流將貨物運送至青島港,從找集裝箱到找車,再到運貨,幾乎每個物流環節要面臨著各種難以預料的因素,不僅價格高昂,時效也難以保障。
2022年開始,這家企業決定不再使用單一的公路運輸,改為使用多式聯運。生產好的沙發,在工廠就地裝箱后,先通過貨車運往幾公里外的鐵路貨場,再由火車運往青島港碼頭,裝船出海,這樣不僅費用能降低20%,貨物到港口的時間也能從原來的40多個小時降低為不到10個小時。對這家企業來說,“公路+鐵路+海運”的聯合運輸是最優的方式,但是,多種運輸方式中轉涉及環節眾多。企業之所以能用上公鐵海聯運,是因為曹縣內陸港的設立。所謂內陸港,是具備港口、海關等口岸功能的綜合性物流樞紐。
2016年,曹縣內陸港設立并逐步開通了五條鐵路專線,讓多種運輸方式中轉接駁成為可能。在曹縣內陸港的輻射下,京九鐵路、長江航道等物流通道、3個海港、19個陸港都聯為一體,不僅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免去了企業奔波協調之苦。
截至目前,山東港口物流集團在全國布局建設了像曹縣這樣的內陸港51個。不過,要讓這些節點真正發揮作用,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構建一個規則和標準統一的市場并不容易。
曹縣內陸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任五朵:“公路只是司機提箱裝貨回來,很簡單,但是我們要面對的環節太多,鐵路的、港口的、船公司的、碼頭的、堆場的,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掉鏈子。”
事實上,在交通物流領域,多式聯運并不是新鮮事,但正是由于多式聯運環節多、流程復雜,導致不同運輸方式之間中轉成本偏高,效率低下。山東港口海鐵聯運中心工作人員的桌上,還留存著幾年前的一批貨物單據,顯示的是一批貨物,從內陸地區的工廠到碼頭需要的種種手續。
商務部研究院現代供應鏈研究所所長林夢:“物流直接性的成本這么多年來下降幅度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不同物流運輸方式之間,比如,鐵路、公路、水路在短期接駁轉換過程中,比如,倒箱、換箱,或者在過程中整體效率上,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從2020年3月起,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開始對內陸港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并且逐步打通鐵路、公路、海關等不同部門的信息壁壘。這些密密麻麻的集裝箱大多數從青島港提前運來,讓當地企業在家門口使用。這意味著,企業不再需要自己提前找箱子,發一箱貨就如同打包快遞一樣方便,在“陸海通”智慧物流多式聯運平臺上,船舶動態、集裝箱信息等一目了然。
這已經是任五朵作為多式聯運服務商的第九個年頭,找她的客戶逐年增多,并且從曹縣延伸至方圓200多公里,除了能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隨著數據環節的打通、物流效率的提升,許多業務在線上就可以“一鍵式辦理”,企業的一箱貨物僅憑借一張單子便可通江達海。
在緊鄰青島港碼頭的一間會議室里,一場圍繞海鐵聯運擴能提升的現場協調會正在進行,2024年青島港完成海鐵聯運量254.6萬標箱,同比增長15.3%,連續十年位居全國第一。現有的4條服務于海鐵聯運的鐵路線,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急需進一步擴容升級。圍繞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除了不斷完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和制度層面的創新突破,正成為各地在探索實踐中的主要發力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完善流通體制,加快發展物聯網,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今年,我國還將進一步深化運輸結構調整,實施優化運輸結構攻堅工程,加快推動重點地區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并不是簡單地降低直接的運輸成本,也不是要去擠壓物流企業的合理利潤,而是通過調結構、促改革,優化全社會物流資源配置,加強各環節協同銜接,全面提升物流體系運行效率,最終讓行業和客戶都能從中受益。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多地探索創新路徑 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2025-03-30
- 蛇形機器人來了!70+高校前沿科技成果同時2025-03-30
- 中關村論壇年會熱議未來產業 全球智庫共商2025-03-30
- 科學管理助力春耕 各地田間地頭熱鬧迎春2025-03-30
- 科學管理助力春耕 各地田間地頭熱鬧迎春2025-03-30
- 聚焦“凝聚改革共識 激發創新活力” 北大2025-03-30
- 聚焦“凝聚改革共識 激發創新活力” 北大2025-03-30
-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創新文化消費 “文創+2025-03-30
-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創新文化消費 “文創+2025-03-30
- 加強研發投入 主動擔當作為 民營企業向“2025-03-30
- 首趟“瀾湄快線+”中老泰柬國際多式聯運列2025-03-30
- 專家談AI“智”療邊界:擁抱創新 數智為民2025-03-30
- 專家談AI“智”療邊界:擁抱創新 數智為民2025-03-30
- “AI100青年先鋒”發布,北京占比超半數2025-03-30
- 2024年湖南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總值達1212.52025-03-30
- 2024年湖南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總值達1212.52025-03-30
- 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湖南)在長2025-03-30
- “AI100青年先鋒”發布,北京占比超半數2025-03-30
- “AI100青年先鋒”發布,北京占比超半數2025-03-30
- 中關村論壇聚焦AI:如何破解“雙刃劍”?2025-03-30
- 中關村論壇聚焦AI:如何破解“雙刃劍”?2025-03-30
- 北京經開區推出工業科技游 打造科技館之城IP2025-03-30
- 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通通”2.0升級亮相中2025-03-30
- 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對接會在京舉辦 572025-03-30
- 探訪中關村硬科技嘉年華:跟具身機器人一起2025-03-30
- 2025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AI精品展開啟2025-03-30
- 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對接會在京舉辦 572025-03-30
- 2025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AI精品展開啟2025-03-30
- 2025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AI精品展開啟2025-03-30
- 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50人論壇在京舉辦 加強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