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道 日媒稱,日本各家公司紛紛推出便于員工休假的制度。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19日報道,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采取措施方便員工休假,日本航空和全日空擴大了員工休假期間進行部分工作以享受更長假期的制度。
此外,在有些日本企業還出現了把休假和工作結合起來,為員工補貼旅費的動向。隨著休帶薪假成為義務,這些措施意在讓員工能夠切實放假。
報道表示,“休假方式改革”將進入不僅重視休息天數、還重視休息質量的階段。
Nulab公司2018年引進了被稱為“Resort Work”(邊度假邊工作)的制度,員工可以在度假勝地邊度假邊工作。使用該制度的目的地是事先確定好的,2018年只有沖繩縣宮古島市,今年又增加了北海道東川町。
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公司為員工及家人提供部分旅費補貼。工作和休息的天數由員工自由決定。
邊度假邊工作是兼顧工作和休假的“worcation”的制度的一種。帶薪休假本來是按照個人意愿休假,但不少人因顧及周圍的人而用不完帶薪休假。該公司的機制是,把“邊度假邊工作”定為公司內部制度,引導員工積極休假。
即使原定的旅行期間出現緊急工作,只要通過遠程辦公等方式完成,就無需改變休假計劃。
日本大型旅行社JTB自本年度起引進了一項制度,讓利用休息日和休假前往美國夏威夷的員工能在當地的附屬辦公室工作。對象是公司約1.2萬名員工,在本年度內預計有10人左右使用該制度。
報道稱,日本航空在引進邊度假邊工作制度方面領跑,2018年度有約170人使用該制度,2019年度預計有200多人使用。
在歐美不斷普及
據報道,結合“商務”和“休閑”的商務休閑旅行自2010年前后開始在歐美普及。旅游預訂網站億客行日本公司的調查顯示,從出差在外期間取得帶薪休假的人的比例來看,日本為兩成,比例最低。在美國接近五成,在印度則有八成以上的人借出差機會享受在當地的旅游。
該公司分析稱:“日本人認為返回之前都是工作狀態,旅游容易產生罪惡感。”
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節日和公休較多,但另一方面帶薪休假取得率較低。
此外,要求必須取得連續休假或向休假的員工支付報酬的企業也在增加,日本政府的目標是截至2020年使取得率達到70%,目前仍存在很大差距。
據報道,4月施行的《工作方式改革相關法案》將取得帶薪休假定為義務,各家公司紛紛推出便于員工休假的制度。
全日空推薦遠程辦公
全日空開始推薦一種“遠程與工作”制度,讓員工能夠在回老家后進行遠程辦公。設想了休假期間的前后一到兩天用于工作的方式,對象是從事案頭工作的2500名員工。
例如在節日的交通擁堵高峰期之前回鄉,能避開擁堵,度過更長的假期。人事負責人認為具有提高休假質量的效果。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報告顯示,日本存在越是休假取得率高的產業,離職率越低、勞動生產率越高這一傾向。雖然也存在勞動力短缺影響休假的一面,但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休假方式改革”的重要性正在加強。
報道稱,由于休假和工作的界限有可能變得模糊,能否在獲得員工認可的同時完善機制將受到考驗。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