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低風險地區電影院開始復工,無論是對喜愛電影的小伙伴還是深受疫情影響的電影行業來說不失為一個好消息。
對于一直保持增長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2020年本來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并有可能繼續實現票房總量增長的突破。但是,由于突如其來的疫情,整個電影行業被硬生生地按下了暫停鍵。
電影拍攝停工,電影院停止放映,電影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尤其是在春節檔這一年中最好的時間段,本來是一年中電影市場的黃金檔期,但面對新冠肺炎的影響不得不撤檔。“太難了!”成為今年電影從業人員普遍地感受。
面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許多本來打算在春節檔上映的大片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像《唐人街探案3》《中國女排》《緊急救援》等商業大片不得不選擇無期限延期,而徐崢導演、主演的《囧媽》則另辟蹊徑,選擇在頭條系平臺線上播放。時至今日,徐崢的這一步棋不可謂不高明。
在被疫情耽擱的170多天里,疫情的影響向電影行業的上下游蔓延。以上市影院企業第一季度營業收入情況來看,據有關報道分析,同比下降70%甚至更多是普遍現象,如幸福藍海同比下降93.39%,萬達電影同比下降了70.24%。
相比較而言,電影行業可以說是停工最早,復工最晚的行業之一。一些影院企業甚至轉型“零食電商”開展自救,但其收入也只是杯水車薪。
好在7月20日國家終于明確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可以有序復工。對于苦苦掙扎的電影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電影行業恢復到疫情前的規模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現實面前,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電影院要實現全網絡實名無接觸售票;交叉隔座,距離1米以上,上座率不超過30%;每日排片時間減半;單片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原則上禁止售賣飲料零食,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食用食品。
這一規定,對電影院的影響非常大。除了電影票外,零食飲料占了影院收入的相當一大部分份額。但面對疫情防控,也必須嚴格地執行下去。
除了對觀影人數和服務等電影消費端有明確地規定外,在電影的供給端也自然而然地受到影響。對于一些采用大制作大明星的商業大片來說,現在上映肯定不是明智得選擇。直接反映在上線的電影排片上便是已經公映過的老片成為主流。從貓眼電影票房查詢可知,截至7月25日,《尋夢環游記》《瘋狂動物城》《當幸福來敲門》《風聲》等老電影成為院線的主流,排片場次和票房數據也是相當的“可憐”。
在前景不明朗的大環境下,電影院雖然迎來了復工,但想要恢復元氣,仍然是前路多艱。電影人的保守,導致大量的優質電影無法上映,而缺少優質電影的供給,也難以喚起廣大影迷的觀影熱情,這個不良循環也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觀。
但是,從長遠來看,疫情對院線的影響是暫時的。中國電影市場的基本面沒有問題,新冠肺炎只是外部沖擊。等新冠肺炎疫情徹底結束后,我相信,因疫情影響而延期的優質電影都會尋找到更好的機會放映。對于這幾年來培養起來的觀影人群,也會重新迸發出消費的熱情。等到大家重新回到正常生活,電影院線必然會迎來恢復性增長。
當然,在這之前,電影行業除了耐心的等待之外,電影行業重新思考電影業態,重塑電影的制播模式,如探索線上線下播出模式,互聯網播出與線下院線播出的互動等。
在電影播出端,電影院提升軟環境,如安裝新風系統、更換老舊座椅,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觀影環境等。這些對電影行業發展產生長遠影響的因素都是每個電影從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同時也是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總之,后疫情時代,電影行業的復蘇未來可期,但仍需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