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持有人大幅增持的公募基金產品浮出水面。
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說過,股票市場短期是一臺投票機,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基金投資,大資金變動趨勢往往代表著聰明資金的選擇。隨著基金二季報的披露,公募基金規模得以全部曝光,基金持有人青睞或拋棄的基金產品盡現眼底,競爭可謂激烈。部分頂流基金經理繼續吸金,也有“非頂流”基金經理崛起,成為資金押注對象。
主動權益基金整體遭凈贖回,債基、貨基成資金“避風港”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呈現“V型”走勢,不過受前四個月市場低迷基金、貨幣型基金份額出現不同程度增長。
主動權益基金二季報整體實現盈利,不過總份額出現凈贖回,天相投顧數據顯示,股票型基金份額縮水88.34億份,超六成股票型基金產品二季度遭遇凈贖回,混合型基金份額縮水1782.4億份,近七成混合型基金產品二季度遭遇凈贖回。
雖然4月底以來市場明顯回暖,但除新能源板塊以外的其他板塊反彈力度不足,大多數權益類基金凈值未能收復年內失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歐美加息、全球經濟衰退等因素共同影響下,投資者對主動權益熱情不高。
從凈贖回份額居前的主動權益基金產品分析來看,大額凈贖回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三類,一是發行在高位的定期開放式基金逐步進入解禁期,持有人多數選擇贖回,二是基金經理離職引發持有人持續大幅贖回,三是規模大的基金產品業績不及預期,持有人用腳投票,選擇離場。
指數型基金和QDII基金二季度分獲223.26億份、230.77億份凈申購。指數型基金和QDII型基金被認為是投資者定投的好標的。數據顯示,地產ETF、科創50、醫藥ETF、酒ETF等上半年表現不佳的行業類指數型基金獲凈申購的份額最多,地產和科創指數型基金力壓醫藥和酒基金,成為全市場權益類基金中凈申購份額最多的基金,“吃藥喝酒”吸金力度不及以往。
海外基金中,恒生醫療、恒指科技、恒生互聯、納指ETF獲凈申購份額最多。
債基、貨基成資金“避風港”,二季度獲大量資金流入。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二季度分別獲資金凈申購2515.24億份、4669.53億份。謹慎投資成為目前市場投資的主基調,低風險資產成為市場香餑餑。
頂流賽道型、價值型、迷你基金三大類產品份額暴增
主動權益基金中,二季度份額凈申購超10億份的基金共計14只,分別是金信量化精選、華安安進混合、國富深化價值、嘉實新財富、中庚價值領航、華夏新錦順混合A、華夏新錦順混合C、信澳核心科技、諾安成長、長信金利A、廣發安宏回報A、嘉實安益混合、大成睿享混合A和中銀增長A。
證券時報記者留意到,二季度獲得資金大幅加倉的基金主要歸為三類,一是頂流賽道型選手,二是逐漸被市場認可的價值派選手,三是迷你型基金。
馮明遠、丘棟榮、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經理市場號召力十足,管理的信澳核心科技、中庚價值領航和諾安成長二季度份額持續大幅增長。馮明遠和蔡嵩松是賽道投資的典型代表,基金凈值彈性大,即便今年業績表現不佳,也并不妨礙大批忠誠粉絲持續加倉。
丘棟榮屬于低估值價值投資選手,今年業績表現出色,管理的2只產品年內凈值分別上漲11.75%和7.74%,投資者持續買入。
劉曉的國富深化價值和徐彥的大成睿享混合的份額在二季度均獲得大幅增長。國海富蘭克林的劉曉和大成基金的徐彥今年在主流投資者圈子中備受青睞,投資風格逐漸被市場認可。
國富深化價值和大成睿享混合分別是劉曉和徐彥的代表作,今年凈值分別下跌11.02%和2.78%。
國富深化價值最新規模97億元,二季度期間規模增長61億元,國富深化價值是劉曉的代表作。劉曉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在二季度接近翻倍,她也因此晉升為百億級基金經理。劉曉的投資風格以分散持股、深度價值為主,國富深化價值2季報十大重倉股有新和成、通威股份、貴州茅臺、東方財富、國電電力、廣匯能源、隆基綠能、合盛硅業、三花智控和寧德時代,覆蓋了新能源、白酒、汽車零部件和金融科技等眾多板塊,每只重倉股占基金凈值比例最高僅3.1%,十大重倉股占比僅25.73%。
徐彥管理的大成睿享混合二季度規模接近翻倍,今年僅下跌2.78%,最大回撤僅有13.16%。徐彥踐行長期價值投資,因此他管理的產品收益和波動性相對平穩。大成睿享混合的十大重倉股分別是三一重工、港股廣深鐵路股份、中遠海控、中興通訊的港股和A股、中國移動、中國平安、上海銀行、格力電器和浙能電力。可見,徐彥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通信等傳統行業且較為分散,價值股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金信量化精選、華安安進混合、嘉實新財富、華夏新錦順混合A、廣發安宏回報A等基金產品一季度末還屬于規模不足1億元的迷你基金,二季度末規模已超過10億元,最高甚至達到50億元,從基金凈值波動來看,上述基金不少處于低倉位運作。有基金行業人士表示,上述基金多數是大型持有人進行的大手筆申購,規模的快速增長不屬于市場自發行為。
關鍵詞: 主動權益基金整體遭凈贖回 主動權益基金 權益基金 債基貨基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