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養老金并軌全面落實的一年,我們都知道養老金并軌是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政策。養老金并軌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那么在2019年養老金并軌又會出現什么新消息呢?養老金并軌具體有什么作用呢?在下文,小編會給大家詳細的說明的。
2019養老金并軌最新消息
關于事業單位退休后工資比企退人員高,這早已成為心照不宣的事實了,養老保險并軌錢,要知道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是無需繳費的,退休后養老金竟然比企業退休職工要高,這顯然不太合理,養老金并軌后,企事業單位職工共同繳費,如今已經并軌4年多,還是無法改變企事業退休金差距大的現實。造成這個差異的其實理由還是以下三個:
一、企事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時繳費基數不同,要知道事業單位都是按照最高檔次來給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但大部分企業卻不是這樣,繳納最低檔就算不錯了,這就直接導致企業退休員工退休后養老金就低了。
二、社會資源分布不均,大部分資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大部分人又得去分少部分資源,久而久之,加大社會各階層差距。
三、企業養老保險費率高,企業職工都明白,自己交一小部分,公司交大部分,這樣就導致原本就舉步維艱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而且企業還要肩負著地方稅收和財政等等。反觀事業單位這邊,還在為職工繳納年金,很少有企業為員工繳納年金,這一塊又比企退人員多出不少錢,這樣下去,養老金縮減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了。
養老金并軌的作用
目前審議的養老金并軌方案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長遠來看,養老金保險改革方案還應把農民也包括進來,實現全國統一的最基本的國家養老金制度。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方案已經擬定,并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我國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當前,中國機關事業單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雙軌”運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用繳養老保險,但退休后的養老金標準卻遠遠高于企業退休人員。全國人大財經委曾有一份調研報告,提到西部某省2014年全省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費水平為月人均3227元,而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則為月人均2065元,前者是后者的1.56倍。這樣的比例在全國各地基本上都是存在的。因此,目前審議的養老金并軌方案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