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馬征
(資料圖片)
昨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助力大連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接續發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發布會上,中共大連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趙紅巍介紹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大連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大連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李強總理在遼寧、大連調研時的講話要求,貫徹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精神,以及省委書記郝鵬提出的“守信踐諾、公正司法、降本增效、搭建平臺、宜居環境”五個方面工作要求,聚焦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照世界銀行新版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對標國內先進城市的經驗做法,深入實施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營商環境取得了可喜進步,多項指標比肩全國標桿城市,達到了東北領先水平。今年6月,李強總理在連調研期間,對我市自貿片區推出公共服務平臺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我市對外開放提升、區域壁壘破除兩項指標入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的創新城市獎;“一件事一次辦”“一網統管”應用系統先后榮獲國家級改革創新或最佳實踐案例;為民企辦實事機制、醫保異地結算、工信e貸、不動產登記稅費繳納一崗通辦、國際商事糾紛“六位一體”法律服務體系等一批營商品牌在全國打響;瓦房店市和莊河市入選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市)獎;企業和群眾對我市營商環境的滿意度持續提升。
市場環境更加公平有序
企業經營成本不斷降低。充分釋放稅費政策紅利,今年以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24.7億元;累計建成5個“首貸中心”和42家首貸服務站,實現市縣兩級“首貸”全覆蓋,通過首貸中心累計發放貸款8.1億元,支持小微企業705家;降低辦電成本,全省率先提升小微企業低壓接入標準至全域200千瓦,2.3萬商戶受益。
公平競爭秩序持續向好。修訂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不符合公平競爭原則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企業合法權益;推進公共資源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建立“穿透式”監管模式,切實維護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公平競爭秩序。
信貸和數據支持明顯增強。深化普惠小微金融服務,普惠小微貸款余額達755.6億元,“整村授信”覆蓋率為98.3%;創新開發櫻桃貸、葡萄貸、草莓貸等系列特色金融產品,特別是全國亮點產品“工信e貸”累計放款超過15億元。促進數據要素共享開放,累計發布政務數據目錄3500余個,匯聚數據量突破100億條。
政務環境更加高效便捷
重點領域改革加速。深化行政權力運行改革,組織編制市縣兩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形成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406項,12個縣級清單共計2548項,確保“清單之外無許可”;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累計上線211個事項,平均壓減環節42.2%,其中“上市公司無違規證明”“新生兒”等“一件事一次辦”,為企業和個人帶來極大便利;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市區兩級27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只提交一次材料”;推進社會投資低風險產業項目“六個一”改革(一萬平方米標準、一張“審批+告知承諾”事項清單、一次性申請市政公用設施接入、一次聯合監督檢查、一站式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一套監管機制),社會投資低風險產業項目審批縮減至10個工作日內。
審批服務提質增效。深入推進市場準入“證照聯辦”,最快4個小時實現準入和準營;推進“綜合窗口”改革,首問負責、容缺受理等12項服務制度在“綜合窗口”配套施行;創新實行不動產“帶抵押過戶”,有效減少買賣雙方跑動次數。
數字賦能持續拓展。優化遼事通“e大連頻道”功能,累計820個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打造“e碼連城”品牌,市本級和甘井子區政務服務中心開通“掃碼辦事”功能,金石灘等8個景區實現“掃碼游園”。全國首創稅務數字虛擬人“愛連·塔可思”3D版,提供14項稅費服務,企業到廳次數減少48.85%。
法治環境更加規范文明
加快推進營商環境地方立法。以服務和保障經營主體為切入點,深入開展《大連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調研論證,推進《大連市外商投資促進條例》立法審議,為營商環境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深入開展“萬件清理”專項行動,高效辦結省紀委監委交辦的兩批共1264件營商環境問題;創新實施“逆向建檔、監督倒查”工作機制,全面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執法的文明規范。
持續提升監管效能。深化“雙隨機、一公開”聯合監管,規范信用監管,對信用良好企業“無事不擾”;探索包容審慎監管,公布首批13個領域115項經營主體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今年以來共實施免罰案件585件,免罰金額達680余萬元。
不斷優化司法服務。優化全流程訴訟服務,今年前5個月網上立案率超過85%;實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今年以來實行訴前調解的案件共3萬余件,同比增長25%。建立北方首個自貿區海事法庭,為自貿區建設和航運事業發展提供了專業的司法保障。
人文環境更加普惠包容
政策惠企。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健康發展“15條”,幫助中小微企業快速恢復發展。優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實現500多項政策一站匯聚、92項政策精準推送,25項免申即享政策惠及企業3萬余戶次、服務群眾218萬人次,兌現資金6億元。
服務助企。開展領導干部“雙進雙促”專項行動,市區兩級7500余名干部主動服務企業;創新試點“12345+7”工作模式,當好市民訴求“總客服”;常態舉辦“營商環境沙龍”等政企交流活動,多渠道征集需求、解決問題。
貿易利企。深度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上線20多個領域100余項功能,推進貿易通關便利化。我市獲批2023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試點城市。
開放為企。打造全國首個RCEP主題高端商務區,成為東北地區先行先試樣板,今年前5個月,我市與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額668.4億元,增幅5.69%。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近期,為加快打造我市營商環境“升級版”,市委、市政府結合主題教育關于做好“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找差距查不足明方向抓提升”工作,對照上海等先進地區經驗,廣泛聽取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等經營主體和行業協會的意見,研究制定了《大連市2023年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方案》。
我市將持續把創優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心貼心與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實打實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當好“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以營商環境“優”、促進經營主體“活”、帶動投資項目“增”、保障經營運行“穩”;以“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建設為重要抓手,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讓“辦事不找人”成為大連亮麗名片,不斷提高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