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有約|我國科研人員發現:星系中心黑洞“越胖”,星系“老得越快”
2024-08-16 18:29:42
來源:新華網
位于星系中心的黑洞對整個星系有何影響?近日,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王濤教授團隊與合作者首次揭示,星系中心的黑洞質量越大,整個星系的原子氫氣體含量就越低,星系也越容易“衰老”。相關成果14日由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作為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王濤介紹,天文學界一般把星系分為兩類,一類是不斷有新恒星誕生的年輕星系,被稱為“恒星形成星系”;另一類是“被動演化星系”,它們年齡較大,幾乎沒有新恒星形成。研究前者如何轉變為后者,也就是星系如何“衰老”,是天文學界的重要課題。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有理論學者提出,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吸積物質的過程中,釋放出的巨大能量會影響星系的演化。經過幾十年的探索,這一觀點已成為當前主流星系演化理論模型的核心論點,但觀測上一直缺乏明確的證據。”王濤說。
他的團隊與合作者梳理了國內外多家天文臺近20年對鄰近星系的觀測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星系中心的黑洞質量越大,整個星系的原子氫氣體含量越低,這個星系成為“被動演化星系”的可能性也越高。
“原子氫氣體是星系冷氣體的主要成分,而冷氣體正是形成恒星的原料。”王濤說,“由于黑洞在吸積物質的過程中會釋放能量,黑洞質量越大,釋放的能量越多,就會把冷氣體‘加熱’乃至直接‘吹散’,就不容易形成新恒星了。”
《自然》審稿人評價認為,這項研究將原子氫氣體這一恒星形成的原料直接與黑洞聯系在一起,對理解星系的形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