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協議簽署國將召開會議,設法挽救該協議。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20日發表聲明稱,伊朗、法國、德國、英國、中國與俄羅斯的高級官員將于本月28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就如何避免伊核協議失效進行磋商。會議將討論如何“應對美國退出核協議并恢復制裁伊朗的措施”。同時,六國高官也將探討“伊朗近期關于其履行核協議承諾所發布的公告”。
伊朗2015年7月與美國等六國達成伊核協議,承諾限制核計劃,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它的制裁。依據協議,伊朗低豐度濃縮鈾儲量不得超過300公斤,可制備的濃縮鈾豐度限制在3.67%以下,遠低于武器級濃縮鈾需要達到的90%以上豐度。
自2018年5月美國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以來,美伊關系持續惡化。華盛頓加強了對伊朗銀行、石化和石油出口的制裁。在美單方面退出協議一周年之際,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欲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
6月19日,伊朗方面表示,擬在60天內與伊核協議其他簽署國磋商伊方權益,若訴求落空,伊朗將不再限制鈾濃縮活動的產品豐度。魯哈尼稱,伊朗現在的做法是其所能采取的“最低限度”舉措,但并非不能“撤回”。
當地時間2019年6月19日,伊朗德黑蘭,伊朗總統魯哈尼召開內閣會議。魯哈尼表示,伊朗最近采取的與伊核協議相關的行動,是伊朗有能力采取的“最低程度”的回應措施。
近日,海灣局勢不斷升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20日擊落一架美國無人機,稱此舉旨在發出“明確信息”,即伊朗已準備好抵抗西方對其領土的侵犯,美國總統特朗普回應,“伊朗犯了巨大錯誤”。上周,兩艘油輪在阿曼灣遇襲,兩國進行了激烈的言辭交鋒。美國指責伊朗應對襲擊事件負責,德黑蘭否認參與了這些事件。同在上周,美軍曾指責伊朗向另一架無人機發射導彈,該監控設備正在對油輪遇襲事件作出回應。此外,為應對伊朗威脅,美國此前已宣布向中東地區部署航母打擊群并增兵2500人。
其他伊核協議簽署國仍試圖挽救協議,法國外長勒德里昂19日告訴媒體記者,法德兩國正攜手努力為海灣局勢降溫,“還有時間,我們希望各方更加冷靜。還有時間,但所剩不多”。
關鍵詞: 伊朗核協議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