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拉起巨大的衛星網絡,這是貝索斯的太空野心,也是與馬斯克之間的新戰場。
近日,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正式批準了亞馬遜部署和運營一個由 3236 顆衛星組成的衛星互聯網星座。這也是亞馬遜在太空領域又一次展現出巨大野心。
貝索斯一早就對太空展現出了濃厚興趣,到現在,貝索斯個人每年自掏腰包 10 億美元,為藍色起源輸血。該公司致力于開發可重復使用火箭,未來用以載人航天任務和太空旅行。
而在衛星方面,一個被稱為柯伊伯(Kuiper)的項目則在亞馬遜的支持下成長。亞馬遜計劃在柯伊伯項目的投資將達到 100 億美元。與 Starlink 類似,柯伊伯計劃旨在建設高速互聯網服務,為全球各個角落的用戶提供網絡服務。亞馬遜表示,它的目標是為“個人家庭”以及“在沒有可靠寬帶的地方運營的學校、醫院、企業和其他組織”提供互聯網服務
在火箭領域,藍色起源和 SpaceX 被稱為是美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雙子星,而隨著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的成長,衛星互聯網也已經成了貝索斯和馬斯克兩大富豪之間的新戰場。
除此之外,像 Facebook 和 Telesat 等公司也都有意在衛星互聯網上分一杯羹,另一邊,中國的衛星互聯網也在加速建設當中。
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在軌道上飛行,帶來的衛星光污染將成為一個愈發難解決的問題。
這是因為,天文觀測是離不開望遠鏡的。在運用光學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的過程中,高亮度的衛星從視野內穿過會對觀測行為造成干擾。
這是由于衛星外面常有一層金色或銀色的反光材料,因此當衛星在觀察過程中穿過畫面,就會形成一道長且明亮的條紋。這種情況下,大批衛星集體飛過帶來的影響幾乎是災難性的。
除了使用光學望遠鏡,由于多數天體不僅輻射出可見光,也發射出無線電波,因此通過射電天文望遠鏡收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來研究天體的物理、化學特性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由此發展出了射電天文學。
在射電天文觀測中,衛星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也可能對觀測、研究工作產生嚴重干擾。
在此之前,人們更多將注意力放在了 Starlink 身上,畢竟 Starlink 如今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 500 顆,已經是全球衛星數量最多的項目。在外界的廣泛壓力下,Starlink 已在其衛星表面涂上特制的暗黑涂料,旨在減少衛星在軌道上的反光,進而降低衛星帶來的光污染。
但隨著更多像柯伊伯計劃這樣的衛星項目參與其中,學界開始擔憂,缺乏統一標準和規范的衛星行業在未來會變得更加能以管理。
有天文學專家指出,我們還沒有任何全行業的指導方針。在這樣的前提下,大量部署衛星就像把一堆飛機放到天上,但是又沒有任何空中交通管制。
隨著如今亞馬遜的衛星計劃已獲得 FCC 的批準,在準備發射衛星的同時,亞馬遜也要參與到 Starlink 的行列當中,討論如何讓這些衛星網絡減少對天文觀測的影響。
是事實上,由于柯伊伯計劃中,衛星軌道高度比 Starlink 更高,因此衛星相對地面的移動速度更慢,對天文觀測的影響也可能更大。
目前,亞馬遜已經表達了與天文學家合作的意愿。“我們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把衛星反射率視作關鍵考慮因素,我們正在與天文學界的學者合作,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擔憂,在未來采取措施以盡量減少衛星帶來的影響。”亞馬遜的一名發言人說。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