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一次直播采訪中提及,未來房子會朝著消費品概念發展,未來買房會像買包一樣容易,在網上就能下單。
即買即住困難重重
“買房跟買包一樣容易”詞條沖上熱搜后,嚴躍進進一步向媒體解釋,強調他所指的“容易”是指消費過程,而并非價格。作為一個民生問題,未來買房一定是越來越容易,而不是越來越難。
對于“買房像買包”,嚴躍進表示這個界定三層含義,即現房交易,目前全國僅10%左右的房子確實是現房;交付即交證,房子買了以后可以直接辦理不動產權證;全部精裝修入住,就像買包一樣即買即用。
但目前這個狀態還需要克服重重困難。
嚴躍進指出,現房通常需要至少3年完工,開放商需要靠預售制度來回籠資金,當前存在的一些現房也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正常出售所造成的。但他相信未來解決住房問題應該會越來越容易。雖然有些開發商比較悲觀,認為房地產走到盡頭,但住房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未來產業模式等都會發生變化。比如現在提租售并舉,租房也可以拎包入住,就像買包一樣;只是租房沒有產權證,以后再完善租售同權等問題。
“買房會跟買包一樣容易”的呼聲也反應出對當下人們對預售制度的反思,特別是部分房企暴雷背景下,多地樓盤停工、爛尾以及樓盤按揭斷供等問題,這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
嚴躍進向媒體表示,預售資金監管制度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說監管這塊在執行的過程中打折了,監管主體多了最后責任就無法落實,阻力也多。我們要彌補政策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倒還不是說一刀切把預售制度全面推向現房模式。”
壓實地方責任 政策發力保交樓
政策層面也在頻頻發力,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就提出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
多地針對房地產市場的紓困政策也陸續出臺,保交付成為核心。7月26日鄭州發文針對頭部房企重點企業項目給予棚改統貸統還、項目并購、破產重組、保障房租賃四種模式的紓困方式支持。此前,鄭州還設立地產紓困基金幫助有問題的房企盤活資產;另外,四川遂寧、陜西咸陽、河南平頂山等出臺類似“一對一”房企幫扶政策。
支持購房的政策也繼續出臺。7月25日,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發布新政,包括給予購房補貼、優化入學政策、優化貸款利率等三方面內容。其中,購買新房給予購房合同價格(不含稅)1%補貼。同日,浙江省麗水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對三孩家庭的購房支持政策,湖南省長沙市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提升最高貸款額度至70萬元。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向媒體指出,7月全國已有62省市發布政策超70次,政策出臺頻次較此前有所放緩。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恢復穩定運行前,各地因城施策將持續,供需兩端政策均仍有空間。
對于未來政策走向,陳文靜進一步表示,需求端,熱點城市有望繼續優化限購政策,各地政策或更加精細化,因城施策、因區施策,出臺更加精細化、針對性強的政策促進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整體預計一線城市仍以微調為主,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政策優化力度有望繼續加大。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